王偉傑 政賢力量 時事評論委員會主席
今年文憑試中文口試的題目,當中包括「如何培養中學生對國家的感情」,觀乎各界對教評局引用培養青少年愛國情懷作題沒有太大的反響,輿論也沒有就此作過度的政治解讀,種種跡象顯示香港社會已意識到要為年輕人建立一套對國家有正確價值觀的必要,培養年輕人對國家的感情更是事在必行。
香港的教育制度以考試為主軸,學校因為要在文憑試成績達標而對學生強加操練,價值教育敬陪末座;普遍家長也抱着「望子成龍」的心態,多關心子女的分數成績而非德育品格上的熏陶。誠然,文憑試成績對於學生能否入讀心儀大學極其重要,但學校在中學階段時有否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卻足以影響他們的一生。由遠至外地的極端主義抬頭到「港獨」思潮在本港蔓延,這些偏激的思想無不在誤導年輕人踏上恐怖襲擊、煽動暴亂那條萬劫不復之路。如果在中學階段我們的年輕人已有足夠機會去認識中國歷史、踏足祖國河山、欣賞國家成就,相信在耳濡目染下,他們定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進一步對這片孕育他們成長的土地產生歸屬感,並且遠離那些令他們走上歧途的極端主義和偏激思潮。
特區政府自回歸以來,的確未曾有一套針對年輕人培養他們對國家懷有深厚感情的有效措施,在現今教育制度仍以考試導向,考評局在中文口試以培養中學生對國家的感情為題,可算是讓中學生情繫祖國的一場及時雨。冀望培養中學生對國家的感情以後能逐步融入在課程內容及評核模式中,並潤物無聲地喚醒潛藏在學生心底那把「我是中國人」的聲音,令我們的下一代譜出愛國愛港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