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修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圓滿閉幕。期間各代表紛紛對國家過去一年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對未來如何繼續深化發展出謀劃策,踴躍發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是兩會討論的重點話題,而灣區建設與加強香港特區青少年愛國教育和成長,更引起代表委員們的特別關注。當前大灣區發展機遇近在眼前,這對於香港年輕一代來說是發展的大好時機,內地市場腹地廣闊,香港青年應及早擦亮眼睛,擁抱機遇,才能在未來個人職業發展中創出一片新天地。
當前人大會議的重點議題之一,就是幫助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之中。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處於有利位置,特區政府應抓住這一點,積極推動青年投入發展。大灣區當前作為國家重點政策,區內的人才流通無疑比其它地區更為活躍,香港青年將是當中受惠者之一。香港各界肩負責任,應向年輕人傳遞這一令人鼓舞的信息,這對於搞活香港自身民生與經濟發展也具有積極效應。隨着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提升,青年的發展創業也將不斷提升,未來香港應與內地各級政府積極聯繫,為港青赴大灣區交流了解合作,創造有效的渠道。
另一方面,香港在《國歌法》立法上要加快步伐,同時做好香港青年的溝通工作,讓青年一代能夠以客觀正面的眼光看待當前香港的發展以及與國家的關係,加強香港青年的全局觀及價值觀,防止有激進人士意氣用事,以煽動之言擾亂香港發展,破壞香港與國家之間的良好關係。這是香港投入大灣區發展,以及促進青年參與灣區建設的必要基礎。
在現今時代,人才的流通與聚集才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國家與香港也步入了調整經濟結構,以創新科技發展為龍頭帶動整體經濟形勢的關鍵發展階段。香港與內地灣區城市存在不同制度,當中需要政府提供助力,為港人投入灣區發展掃清障礙,比如目前試行的一些便利措施,包括「港人港稅」、「澳人澳稅」政策等等,就屬於其中之一。有關政策應進一步進行研究,例如兩地在專業評級上存在不同門檻,同時一些方案實施的機制也各異,如何打通「任督二脈」,是兩地政府的工作。但這一切都應在國家發展政策以及香港「一國兩制」的統領下有序發展。總的來說,當前兩會為香港投入內地發展提供了珍貴的機遇,也為香港青年赴內地發展打下一劑強心針,年輕人應珍惜當下,積極投入,切勿錯過了發展的大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