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大數據知識原來與醫學息息相關,而跨學科的專家聯手,對人類健康更大有裨益。針對中風是中國人頭號「殺手」的難題,香港大學經濟及管理學院副院長沈海鵬通過全方位醫療數據分析,為治療中風病人及預測復發率等多方面作出深入研究,有助得出更精準有效的用藥劑量。他亦成功以數據證明,單是透過嚴謹的標準化臨床治療,即使不增加新技術,也可降低中風患者復發率和致殘率,有效提高醫療質量。
身兼港大潘燊昌基金教授席(數據科學與創新)的沈海鵬自2008年開始與內地醫院團隊合作,針對腦中風、腦血管栓塞治療及臨床管理方面進行研究。相關研究涉及全方位的醫療數據,包括病人從發病到就診的流程數據、醫療診斷數據、病人用藥、醫療費用、醫療保險等,當中結合了多年積累的多平台之醫療數據庫,至今已獲得相當成果。
沈海鵬介紹,現時亞洲的中風死亡率遠比歐美高,其中一項原因在於臨床治療的指南是依照歐美標準,而這並不一定適用於亞洲人體質。他舉例,用以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tPA),歐美標準是按照每公斤體重0.9毫克使用,惟日本過往曾有相關研究顯示,每公斤體重0.6毫克對當地人更為合適,說明收集亞洲人數據,實踐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性。
用藥有保證 免使冤枉錢
「tPA使用過多會增加出血風險,同時它本身在內地並不包括在醫保之內,因此用多用少亦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考量」,沈解釋,一瓶50毫克的tPA價值人民幣5,500元,假如用量超出一瓶,哪怕第二瓶只用上一滴,理所當然要支付兩瓶價值。雖說人命攸關,非金錢可以衡量,惟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設計模型,可清楚向病人及家屬展示不同劑量下的效果、風險、費用等資訊,醫生可與病人及家屬共同商討治療方案。
沈海鵬的其中一項研究方向正是針對tPA使用劑量,「通過在內地多所醫院收集臨床治療數據,即入院後需要使用tPA的病人,記錄使用劑量並觀察其康復程度、出血風險等狀況」,建立數據模型後,將來只要根據病人年齡、中風程度、飲食習慣、血壓等資料,便可就病人提供適用的tPA劑量建議。
港大實驗證復發率減2.7%
沈又分享去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刊登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對中國40間公立醫院共4,800宗急性缺血性中風住院患者隨訪一年,實驗採用隨機雙盲設計,一半醫院患者實施質量改進,另一半則作常規處理。沈海鵬指,上述研究的目標是通過將醫生的臨床行為標準化,即病人進院後,確保醫護人員依從「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出院時的糖尿病藥物治療」等9項急性缺血性中風質量指標處理患者,觀察干預帶來多大效益。
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醫療質量綜合指標提升3.4%,1年新發血管事件下降2.7%,1年致殘率下降2%,證實即使在不增加新技術或新方法下,僅通過質量改進工具和質量反饋技術,已可顯著降低患者的復發率和致殘率。
為進一步擴大研究影響力,沈海鵬表示已在此基礎上開發一款StrokePro app應用程式,基於醫療指南和科研積累的數據模型,透過輸入病人的診斷結果,為醫生提供決策建議,有望提高服務質量和降低醫療費用,有關研究仍在進行,有望今年年底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