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逃犯條例》修訂,本來是一件天經地義的工作,目的是填補法律漏洞,彰顯社會公義。但令人極度驚奇的是,那自認溫和的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竟以極度粗鄙的語言噴向特首,連反對派中人都對其忽然出位大表詫異:「使唔使咁癲?」
即使政見有分歧,在「一國兩制」基礎上可求同存異。胡志偉竟然粗言脫口而出,是一時衝動失言,還是真情流露,不得而知。但是,民主黨上上下下以至整個反對派都動員起來,要「打這一仗」,有媒體形容這班人「好有隊形」。
其實,不客氣地說,反對派錯判了形勢,又在自己身上縛了一條繩索。當然,也不能怪他們。首先錯判形勢的是他們背後的主子。主子錯判形勢,奴子又焉能不錯。問題是,幕後主子也想不到,中國政府不信邪,雖然不想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必要之時會斷然出手還擊。因此,作為中國的一部分,香港還能讓幾個跳樑小丑翻天?
不久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也跳出來,接受訪問時表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唐偉康初到港時非常低調,即使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立法會宣誓事件進行釋法,也沒有表示非議。但是,到特朗普對中國發難,開打貿易戰之後,唐偉康旋即轉向高調評論香港及內地事務。
今年3月7日,美國商會公佈「意見書」之後,反對派迅即集中火力全面妖魔化修訂《逃犯條例》。美方在香港發難,是配合對華貿易戰。反對派「金主」黎智英還生怕反對派不明主子意圖,在旗下媒體撰寫題為《行出來,趁佢病攞囥R》的文章,露骨地期望貿易戰會令中國出現經濟和社會危機,令到中央政府倒台,文章揚言,「屆時會賦予我們喘氣的空間」。
可是,特朗普錯判形勢,今日的中國絕不是可隨意被外力壓迫的國家。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市場,有廣闊空間和無比經濟韌性,13億多人口、9億多勞動力資源、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中國經濟總量已超90萬億元,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消費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達76.2%,出口依存度則下降至17.9%,內需已經成為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堅實基礎。無論是戰略機遇期的「時」,還是上升發展階段的「勢」,顯然都對中國有利。中國應對貿易戰,有足夠底氣。
筆者堅信,反對派配合美國對華貿易戰而反中亂港,為廣大市民所不齒,必將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