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祝福別人時,或許會說身心康泰,原來全人的健康,包含身、心、靈三部分。身是指身體,心包括心理及情緒,而靈代表靈性,亦對應自己與自己、與他人、及與世界的關係。只要身、心、靈能平衡發展,便可得到健康,但這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容易,更何況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青年?相比一般人,他們還要兼顧自己的學習特色。
上周六,香港教育城與職業訓練局攜手合辦「有特殊學習需要青年之身、心、靈健康研討會」,邀得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及資深臨床心理學家陳穩誠,分享讓SEN學生擁抱幸福及享受快樂的秘訣,也就是身、心、靈健康的重要元素。
配合輔助工具 助跨越讀障
丁醫生有趣地從遺傳基因及人類發展歷史的角度,讓大家以新思維看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ADHD)的孩子。回顧歷史發展,不識字的人曾經佔大多數。不過隨着社會進步,求生需求及職業不斷演變,對語文能力的要求也漸漸提升。所以,若讀寫障礙孩子生活在以前,其實是社會的大多數。他們只是認字方面稍遜,但在智力、聽力、認圖像、溝通、社交方面都表現出色。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只需配合輔助工具如配有朗讀功能的電子書閱讀器、文字結合多媒體圖像、語音輸入法等,就能協助他們跨越讀寫障礙的挑戰。
另外,ADHA孩子的特色是持開放態度、常有興奮的感覺、充滿活力,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相處,便會發現過程充滿樂趣,絕不沉悶。因此,他們都是正常人,和我們沒有大不同,只是各有特色及性格,視他們如一般人交往,讓他們幸福之餘,我們也變得更幸福。
重新檢視重新聚焦重新定義
陳博士就分享了「3R快樂策略」。首先是重新檢視(Rethink),我們常常以協助SEN孩子爭取更好的成績為目標,過程不但容易牽引協助者及SEN孩子的負面情緒,而且只能應付這群孩子的學業要求,並不長遠。因此,要重新檢視孩子未來的需要,助他們尋覓理想,擁抱幸福。二是重新聚焦(Refocus),大膽地將快樂納入個別學習計劃(IEP)中作為一個重點目標,包括建立正面情緒、塑造積極生活、鎖定人生意義等。三是重新定義(Redefine),學習不只限於學業,還有人際關係、個人興趣和生活技能等,讓孩子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自我主導學習,建立他們專屬的意義人生。其實快樂源頭很簡單,就是他們與朋輩、家人的關係,和受到的尊重與支援。大家只需在家庭、學校及社群中,並肩建立共融,便能簡易地提升快樂指數。
他們快樂,是因為感受到我們快樂。以上竅門,可以是說易行難,也可以是易如反掌,在乎能否改變思維、同心解難、推動變革,攜手突破關卡,為他們及自己共建身、心、靈健康。■香港教育城高級發展經理 洪婉玲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