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夢繞情牽天一閣

2019-06-15
■ 天一閣之狀元廳。 作者提供■ 天一閣之狀元廳。 作者提供

■ 馬承鈞

今年端午,寧波嘉賓雲集、好事連連:主題「深化合作,互利共贏」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閃亮登場;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展炫耀亮相;名為「迷戀寧波.印象天一」的搖滾古箏音樂會則在天一閣博物館悠揚奏響,為書香寧波再添魅力。

筆者迎茪什磪謎硐P西方搖滾的和鳴,再次走進天一閣。當古箏演奏家陳希垚用東方古樂擁抱現代電聲,彈出悠遠的《高山流水》、《出水蓮》和現代樂曲《我的祖國》、《中國夢》,古老的天一閣也勃發生機!有人問我:「您第幾次來天一閣?」我脫口道:「第N次!」真的,我實在記不清多少次來天一閣了!

天一閣佇立寧波月湖之濱450多年,我結緣天一閣也近一個甲子。當年我就讀的湖西小學與天一閣近在咫尺,我家惠政巷距天一閣僅一路之隔。放學後我常常背荇悒]走進天一閣,後花園的石桌石凳成了我們寫作業的天堂,藏書樓前假山小橋留下我們多少足跡與笑聲!那時不懂天一閣深厚歷史淵源,卻知道它是寧波的文化地標、甬人的心靈聖地!我家離甬遷豫前夕,我還悄悄來向它作別......

一晃幾十載逝去。近年每逢赴甬開會、采風或探親,我總會抽空拜訪天一閣,哪怕停留片刻也好。前年暮春,去寧海出席中國旅遊節慶典,翌日汽車送我到寧波櫟社機場搭當晚航班返鄭,忽然下起雷雨,我請司機先去天一閣,豈料剛剛閉館。我叩門說明來意,門衛老漢倒爽快,居然開了門。雨中我匆匆繞藏書樓和前院後園轉了一圈,總算圓了心願。

今天走近這片青磚灰瓦、綠植葳蕤的古院落,覺得它極像一位從容淡定的先哲。大門口兩頭石獅依然威嚴地守護這方淨土。兩側楹聯「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凸顯天一閣厚重內涵。一邊聆聽古箏流淌出的《高山流水》,一邊凝視藏書樓前范欽銅像,我心中升起無限感動與敬重。明代甬人范欽(1506-1585)26歲中進士,一生篤學好古,在陝、豫、粵、桂等地任職時就廣搜圖書典籍;後晉陞兵部右侍郎(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55歲的他卻辭官返鄉,耗盡家財建起這座聞名中外、藏書七萬卷的名樓。這位鄉賢不經意間為中華民族留下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范欽本身就是大學者,著有《煙霞小說》、《撫掌錄》、《奏議》、《古今諺》、《草朝遺忠錄》、《明文臣爵謚》等。

天一閣不啻以左圖右史汗牛充棟名揚天下,建築藝術也卓爾不群。明代硬山頂式木結構主樓高達8.5米,底層面闊、進深各6間,寬23米。二樓寬敞明亮,擺滿書櫥書架。天花板和樑柱繪有行雲流水、人物造型和飛禽走獸。望蚋簾捊茪W「天一閣」三個大字,一名中學生問我此名來歷?我指蚍茷e「天一池」道:「書最怕火,火最怕水,《周易》裡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謂『以水克火』。修這池塘不啻美化庭院,更為『防患於未然』。」天一池為活水,直通月湖,清澈的水中游弋蚋A紅的錦鯉,四周翠竹密佈,小橋流水緊靠一座假山,還劈有山洞,儼然蘇州園林,難怪去年它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此刻,我又憶起當年偕同學觀金魚、鑽山洞的童趣來。

踏蚚Z卵小徑,我邁向熟稔的北書庫、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和狀元廳。北書庫也保存大量典籍,瀰漫茪@股幽幽書香氣,那是防蟲防腐的芸香草味道。東明草堂前有塊石壁,上鐫一隻碩大神獸--獬豸,牠象徵公平正義,能識別忠奸。故居書房仍擺茪@摞藍皮線裝書和文房四寶,還有一架古琴,足見范欽乃精通琴棋書畫的一代名士。天井還塑有三尊栩栩如生的石人,正在「曝書」,將古籍置於通風處攤開晾曬,古風盎然!

想起乾隆皇帝《御制文源閣記》云:「吾國藏書之家頗多,必以浙之范氏天一閣為巨擘,因輯《四庫全書》,命取其閣式......」又想起2013年10月「根深葉茂--天一閣館藏珍品展」在香港開幕,98歲國學泰斗饒宗頤獲聘天一閣名譽館長,饒老向甬城贈送「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墨寶。今年3月,歷時五年、由寧波大學和天一閣共同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天一閣所藏文獻分類整理與研究」鑒定會在此舉行,此番查清天一閣共藏古籍22,360種(158,840冊),包括大量珍貴的善本、孤本、稿本和抄本,還發現明代寧波進士徐時進採訪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所著《歐羅巴國記》,表明寧波在我國對外交流史上多有建樹,更證明甬城是文獻大市、浙江乃文化大省。

佔地2.6萬平方米、瀕臨美麗月湖的天一閣,作為展示寧波歷史文化窗口,是我國和亞洲現存歷史最久藏書樓,並名列全球最古老三大家族圖書館。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和國家5A級人文旅遊勝地,今天天一閣更成為不忘初心、傳承歷史、弘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精神高地。遍佈甬城的天一街、天一社區、天一小學、天一廣場等等地名,足見天一閣影響之深。誠如大學者郭沫若所撰楹聯「好事流芳千古,良書播惠九州」;甬籍大書法家沙孟海墨寶「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第一家」等等。還有一幅「先覺先知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聖與兩間功化同流」,好眼熟,原來在曲阜孔廟見過。

天一閣與祖國共命運。當年范欽立下「書不出閣」家規,百餘年後才對名儒黃宗羲開放,黃翻閱全部藏書後撰下《天一藏書記》,天一閣自此名揚天下。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軍染指天一閣,藏書減至2,223部。1861年太平軍攻陷寧波,歹人趁亂掠奪。抗戰時天一閣藏書首次出閣避難。解放前夕周恩來下令保護天一閣,隨後國家撥專款派專人修繕管理,大批古籍失而復得。

我想,歸根結底文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振興強盛的基石。寧波這座「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如今能獲譽世界第三大港口城市、中國綜合發展水平前15強、全國文明城市、中國院士之鄉等等殊榮,得益於豐厚的文化積澱與歷史底蘊,天一閣的軟實力亦不容小覷!雁翔詩云--

甬城地標天一閣,

浩若煙海盡書香。

縱觀古今中外事,

文化昌盛方自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