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西環七台與魯班廟

2019-06-08

■ 葉 輝

話說堅尼地城在填海前房屋依山而建,在山上平地稱為「台」(Terrace),西環七台約有70年至80年歷史,為太白台、羲皇台、青蓮台、桃李台、學士台、李寶龍台及紫蘭台;最有名3個為學士台、桃李台與青蓮台;位處較高位置,當時並無高樓大廈遮擋,有全海景,在早期樓價也是最貴的,多為富豪所居住,其中以華裔商人為主。

七台之中以學士台的位置最高,房屋的面積大,居民亦最富有,僅有13個街道編號;以前桃李台外形像一個新月,佔地廣闊;羲皇台治安好,太白台在拆卸改建前為妓女集中地,普羅人很少踏足此地;昔日七台各自組織更練,每戶收取約三幾元作為保安費與管理費,配有木棍和銀雞;小販及賣藝者常在七台之間販賣及找生計。

此幅地皮最初由李陞購入,將西環山交其子李寶龍(他為李寶椿兄長)打理,發展住宅物業;李陞逝世後家族業務衰落;在1924年李寶龍因生意失敗,出售西環山還債,以致青蓮台的魯班先師廟幾乎拆卸。後來買家合興公司的老闆李星衛與譚煥堂答允不拆此廟,交由廣悅堂管理;現今街道許多住宅已改建,部分唐樓仍保留古風,為電影與電視劇集取景地點。

西環七台名稱與唐朝詩人李白有關,因住宅區的地產商李寶龍鍾愛李白,後人為紀念此位地產商,住宅區於另一邊的街道被命名為李寶龍路,其中一個台則命名為李寶龍台;太白台的太白為李白另一名字,青蓮台取自李白別號;桃李台出處源於《春夜宴桃李園序》;羲皇台由來,李白在《戲贈鄭溧陽》的詩句中自稱羲皇人;學士台指唐玄宗任李白為翰林學士;紫蘭台的「紫蘭」曾在李白的《答杜秀才五松見贈》提及:「浮雲蔽日去不返,總為秋風摧紫蘭。」

西環七台為堅尼地城歷史悠久的住宅區及街道群,文藝氣息濃厚,約於1915至1935年,李寶龍在山坡上建造遊樂場太白樓,裡面有旋轉木馬、人工湖、射擊場等遊樂設施;乃歌舞昇平之所,太白樓背靠龍虎山,面向卑路乍灣,坐擁山海美景,為富人聚腳之地;太白樓與愉園、樟園、名園、利園合稱一樓四園,極一時之盛。

太白樓雖地處偏僻,但因毗鄰石塘咀的酒家與妓院,富豪、闊少攜同妓女夜夜笙歌;在七台出現前,西環半山腰已有一座魯班先師廟,由三行人士於光緒甲申年(1884年)籌款興建,魯班廟所在地輾轉由合興公司計劃重建,此時有五名三行代表與李、譚二人商討保留魯班廟,獲答允送回此廟,由廣悅堂管理;當年在西環七台興建唐樓,差不多全部拆卸重建,舊貌難尋。

三行指木工、泥水與打石,打石業式微後,油漆取而代之,魯班(約公元前507年至494年)原名公輸班或公輸般,乃春秋末期魯國技術高超的工匠,他設計許多工具與法則,並授弟子;至明朝永樂年間,魯班獲追封為北城侯,其後又得巧聖仙師名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