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大坑明渠與舞火龍

2019-06-15

■ 葉 輝

話說大坑明渠簡稱大坑渠,在銅鑼灣南部的大坑,源於畢拿山及渣甸山一帶的溪流,向北流進銅鑼灣海灣;此條水道即為大坑地名來源,然而經歷城市發展及填海工程,大部分水道於上世紀60年代轉為暗渠,僅餘銅鑼灣道至高士威道長約200米的一段屬人工露天渠道,毗鄰銅鑼灣運動場及皇仁書院;渠道上方有一條很窄的橋,俗稱「桂河橋」。

此一明渠上游早於上世紀60年代已覆蓋為浣紗街,僅餘大坑明渠亦於2009年11月起,由渠務署投資2,400萬港元改善計劃,包括明渠覆蓋、擴闊行人通道及綠化園境等;2013年8月工程完成,解決大坑明渠所帶來氣味問題,亦成為大坑的新地標火龍徑(Fire Dragon Path),為大坑添置具有特色的休閒空間;於中秋節舞火龍為大坑傳統,且此項活動於2011年獲得列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標誌性文化活動,新行人通道命名為火龍徑。

開埠早期的銅鑼灣道原為筲箕灣道其中一段,對出乃銅鑼灣海面,原為一條有水由山上流至山下的溪流,匯合南面的畢拿山各條支流,流進維多利亞港;由於下游聚集不少洗衣工人清洗衣物,溪流將石塊移走,放在一旁,遂形成大坑;開埠初期大水坑兩旁聚居過千名客家;住在大坑村逾80年的老婦,早於二戰前就在水坑旁賣糯米飯;在浣紗街近光明台,上世紀40至50年代為大水坑上游,有多個番衣恕繻y急速,上有瀑布飛瀉,村民乃至附近洗衣工場在此洗衣;逢夏日有不少村民到來游泳,常有泳客遇溺死亡。

從1899年港府工務局報告可一窺往昔情狀:大坑河道底部多年來,為洗衣工人之用,他們建造粗糙盛水缸,將河道的石塊移至旁邊,水缸建在河道,污水由上向下流,下層聚集污水,清水未流到最底層,港府在河上的水堤下建造水堤,以下設有一列建造清洗池,水堤以上嚴禁清洗物件,以確保清水可供應清洗池;清洗池共20個,由石與磚組成,再加水泥建造,去水亦有安排,上世紀60年代港府築路,一直有人在洗衣物,稱為浣紗街;初期浣紗街仍有水溝,後密封成如今模樣;皇仁書院旁後巷為一石橋懸於大坑,自2011年渠務處作渠務工程才圍封,大坑歷史憑證亦消失。

附近有一廟宇,此為浣紗街附近蓮花宮,大坑舞火龍歷史,源於昔年銅鑼灣一帶乃沼澤地帶,衛生條件欠佳,所以衍生舞火龍活動;如今銅鑼灣煥然一新,但舞火龍的習俗就流傳下來,成為集體回憶及文化遺產;傳說在1880年8月,有村民死於瘟疫,後有村民在中秋節舞火龍及放鞭炮,瘟疫從此消失,但曾停辦,近年恢復;2003年SARS肆虐,大坑亦曾特別舉行舞火龍以求消災。

大坑原為傳統村落,有逾百年歷史,如今維多利亞公園及皇仁書院一帶土地俱為填海所得,昔日海岸線沿今日銅鑼灣道,早年從畢拿山流經大坑一帶,再流入海港,大坑遂因而得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