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環球點評 > 正文

【環球點評】盲套西式民主 安穩一去不返

2019-06-19
■穆爾西猝逝彷彿是「阿拉伯之春」的縮影。 法新社■穆爾西猝逝彷彿是「阿拉伯之春」的縮影。 法新社

埃及2011年爆發示威浪潮,時任總統穆巴拉克下台,為當時沸沸揚揚的「阿拉伯之春」掀起高潮。穆斯林兄弟會領袖穆爾西其後執政,卻無法解決亂局,一年後即被軍方推翻並鋃鐺入獄,最終在法院陳詞時猝逝。穆爾西猝逝彷彿是「阿拉伯之春」的縮影,折射這場西方支持的反政府浪潮僅得一剎光輝,社會動盪、經濟停滯、極端主義冒起等惡果隨即浮現,整個「春天」最終戛然而止。

運動爆發前社會安定

「阿拉伯之春」爆發前,伊斯蘭世界大部分處於君主政治或強人統治,雖然未有奉行西式民主體制,但各國政治及經濟尚算安定,無論是埃及的開羅、沙姆沙伊赫,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突尼斯的蘇塞、突尼斯城,均是歐洲人的熱門度假勝地。

然而2010年底,突尼斯小販布瓦齊齊因不滿警察貪污自焚身亡,引發當地反政府示威,其後擴散至摩洛哥、埃及、巴林等多國。埃及示威如火如荼之際,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要求穆巴拉克下台,被視為埃及最終變天的原因之一,埃及翌年更舉行首次民主選舉。

穆爾西時代宗教衝突加劇

假如埃及的故事就此結束,那確實是一場政治運動的童話。只是現實往往不似預期,穆爾西上台後,他所屬的穆斯林兄弟會大力鼓吹伊斯蘭主義,使埃及逐漸背離穆巴拉克時代的世俗化方針,不同宗教之間的仇視愈演愈烈,各地屢次出現針對基督徒的暴力事件。後來穆爾西政府倒台,部分穆斯林激進分子認定基督徒支持軍方政變,大批基督徒開設的商店、學校和教堂遇襲或遭縱火,全國逾900萬基督徒人心惶惶,進一步加劇社會撕裂。

不斷激化的宗教思想加上社會動盪,使宗教極端組織有機可乘,例如在中部的明亞省,恐怖組織「Gamaa Islamiya」勢力日益擴張;西奈半島更成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重要據點,ISIS先於2015年向一架從西奈半島飛往俄羅斯的客機發動炸彈襲擊,機上224人全數罹難,2017年再襲擊西奈半島一間清真寺,逾300人死亡。

恐襲頻生 重挫旅遊業

政治不穩、恐襲頻生導致埃及經濟惡化,遊客大幅減少,埃及政府2016年被迫把本幣埃及鎊貶值五成,導致物價飆升,當地去年底通脹率高達18%。當局為求應付政府開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貸款,為此推行緊縮政策,並調高公共服務收費,埃及電費由2016年至今已累積調高113%,有大學教授坦言如今要節衣縮食,減少吃肉,基層苦況可想而知。這與穆巴拉克執政時的穩定局面,可謂天淵之別。

類似情況在其他受「阿拉伯之春」影響的地區同樣出現,例如文化和宗教向來較包容的突尼斯,過去數年多次發生恐怖襲擊,嚇跑不少遊客和投資者,當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只有2.6%,比前總統本.阿里在位時還要低,本幣第納爾由2017年起貶值逾兩成。利比亞強人卡扎菲在「阿拉伯之春」後倒台並被殺,各部落和武裝勢力卻無法組織新政府,導致內戰持續至今,首都的黎波里近月更遭反政府軍圍困。

阿拉伯世界社會狀況與西方不能同日而語,「阿拉伯之春」的弊端,在於盲目套用西式民主,卻忽視區內本已存在的宗教、社會和部落矛盾,結果統治多年的強人倒台,反而導致社會問題激化,部分地區內的鬥爭更始終不休,昔日的穩定局面已一去不復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