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滬上垃圾分類 諸多難題待解

2019-06-19
■上海市民定時定點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香港文匯報記者孔雯瓊 攝■上海市民定時定點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香港文匯報記者孔雯瓊 攝

「強制」垃圾分類7月1日起實施 定時定點收運讓上班族感為難

上海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管理措施,今年7月1日起,滬正式執行以「強制性」為主導的垃圾分類制度。倒計時階段,多個居民社區先行先試,正是在試運行期間,問題接踵而至,難以識別分揀、無法定時定點投放等成為多數人的痛點,甚至有白領因為錯過投放時段,不得不用名牌包背着垃圾跑了一整天。好在辦法總比問題多,試行過程亦不乏巧點子閃現,催生新興職業誕生,使得垃圾分類變有趣和人性化。■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

「我竟然用LV包裝着垃圾兜了一整天,其間還拜訪了三個客戶。」從事銷售的周小姐,談起垃圾分類就哭笑不得,她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所在的社區試運行的垃圾分類規定必須定時投放,分別是早上7點至9點,晚上18點至20點。

名牌包放垃圾待丟棄時間

周小姐作為銷售人員常要跑客戶,有時約得早,6點需出門,根本來不及等垃圾箱開放。那天就是早起帶着垃圾下樓,發現垃圾房果真是鐵將軍把門,又不敢隨便丟棄,只得一咬牙,將垃圾扎嚴實後放進包裡,之後因為忙,竟一整天沒機會丟掉垃圾。好在那天回家及時,趕上晚間垃圾投放時間,不過眾目睽睽之下從名牌包裡掏出一包垃圾,周小姐也因此成為社區裡「堅決執行垃圾分類」的熱議人物。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類似周小姐因誤時投放,不得不把垃圾背在身上的上班族大有人在,有些是把垃圾帶到單位去丟,有些則帶去地鐵站、公園等公共場所垃圾桶去扔。很多人訴苦,平日裡本來就是早出晚歸,現在定時投放,真的連回家丟垃圾的資格都沒有了。

垃圾桶超負荷致蚊蠅滋生

因丟垃圾還要定點,亦造成很多小區「垃圾多、桶少」的尷尬場面。靜安一大型居民社區內有人給香港文匯報記者算了一下,小區內共40棟樓,原本每棟樓前配備2個垃圾桶,總計80個垃圾桶。實行垃圾分類後,樓前的垃圾桶全部撤離,僅在小區的前後兩個入口處各放4個。「80個垃圾桶變成8個,其中4個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桶,鮮有人問津,等於只有4個可用。」該居民抱怨,80個垃圾桶配備下,亦需保潔員每日兩次傾倒垃圾桶,現在壓縮過猛,只餘4個,有志願者看着還好,居民會大排長龍丟垃圾,桶也能被及時清空。無人看管情形下,垃圾桶很快超負荷,最終垃圾便被丟在了外面,導致蚊蠅滋生,異味橫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