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三大研AI大數據 「聽電話」測認知障礙

2019-07-18
■研資局昨日公佈新一輪撥款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研資局昨日公佈新一輪撥款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針對認知障礙等神經退化疾病,中大、科大及理大合作的研究團隊,正結合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技術,以發音、詞匯、語法等「口語生物標誌物」進行分析,可望透過電話溝通,便能藉語音辨別長者以及一般說話者患上認知障礙的風險,開發便利且低成本的創新診斷方式。該項目並獲得研資局最新一期「主題研究計劃」撥款4,500萬元,進行為期5年的研究。

神經認知障礙(Neurocognitive Disorder)以老年人患上的風險最高,其初期主要病徵為溝通障礙,包括出現不協調的發音、詞匯量減少、語法出現錯誤。

按現時做法,醫護人員一般需要進行面對面評估,才能判斷是否患上該病,所需時間、金錢成本均非常高昂。由中大、科大及理大學者進行的「以人工智能提取和鑒定口語生物標誌物供神經認知障礙篩查和監測的研究及技術開發」研究,獲「主題研究計劃」資助4,500萬元,希望能以先進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透過電話等簡單器材,捕獲及分析說話者的「口語生物標誌物」,再判斷其詞匯量、發音,甚至說話時是否出現猶豫、不流暢的情況,以更廉價、準確的方式對神經認知障礙進行篩查和長期監測。

負責統籌研究的中大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蒙美玲介紹說,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包括認知障礙等神經退化疾病為全球各地醫護體系均帶來沉重負擔,老年人患上該病的風險最高,故有迫切需要以新科技找出更有效的預防及篩查方案,為相關診治作好支援。

連同上述研究,2019/20年度研資局「主題研究計劃」從47份申請中共批出5個項目,整體資助金額達兩億元,另4項研究主題包括流感控制、肝移植後復發和組織修復、未來水工場,以及智慧城市防災,各獲3,000萬至5,000萬元撥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