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維港波覽】驅動香港變局的「快變量」與「慢變量」

2019-07-22

陳少波 正思香港顧問公司總裁

這一輪政治反撲來勢洶洶,烈度之高,超乎想像。香港政經格局正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時空,前所未有的「黑雲壓城城欲摧」。舉其要者,從7月1日暴徒「佔領立法會」至今,不過短短三周,局勢卻已呈現出與以往迥異的三大特點。

以噤聲運動輿論群毆控制話語權

其一,每個周日,在「和理非」示威集會掩護下的非法集結以及針對警方的暴力衝擊,正趨常態化,香港社會持續動盪,政治熱度高溫不下,更令警方疲於奔命。值得注意的是,暴力不斷升級,警方日前在荃灣查獲「獨派」的軍火庫顯示,他們已經有能力擁有高烈度的炸藥。這是非常不祥的信號:通過自殘式的一系列行動,癱瘓行政、立法、司法權,實質掌握管治權。

其二,黃色恐怖主義在網絡上、在社區裡、在輿論場蔓延,反對陣營合眾人之暴力,對特區政府施以強大政治壓力,試圖脅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應允五項訴求;對建制力量形成圍剿之勢,迫其不敢出聲、不敢做事;對於商家則要求其政治站邊,步步緊逼,不從不罷休。這是一種只准我說、不准你言的政治噤聲運動,一種只准我幹、不准你做的輿論群毆行動。通過噤聲運動、輿論群毆,牢牢掌握話語權,可以繼續煽惑鼓動,讓香港繼續風雨飄搖,讓所有港人失卻「免於恐懼的自由」。

黎智英視香港為中美對決角鬥場

其三,美國政界從彭斯、蓬佩奧、博爾頓以降,多名重量級政客先後會見黎智英,傳達出美國反華勢力持續操弄「香港牌」的警號。黎智英目前已成反對派陣營實質掌權的頭目,唯他方有能力整合不同派系。而從4月以來直至此次竄訪美國的一系列言論可見,他視香港為中美對決的角鬥場,所謂「為美國而戰」,在香港抵禦中國「銳實力」。此乃香港政局轉折性的變化,成為大國博弈的戰場。

這三個特點,將會決定香港局勢的下一步變化,其中11月區議會換屆選舉勢必面對一個陌生局面。反對陣營早前在網上發動「一人一信反對區議會選舉確認書DQ參選人」聯署,據稱已提交數萬份意見書。通過聯署方式表達意見,目標當然很清楚,就是不准區議會選舉設立選舉確認書制度,更直白地說,就是要為「本土派」、「自決派」等分裂勢力參選區議會鳴金開道。過去數周,「連儂牆」遍地開花,只要有人膽敢對其不利,勢必遭到反制。這樣下去,令人憂慮,下一步將可能會圍攻建制陣營區選候選人的街站,令後者難以開展正常的選舉工作。

形勢如此之後續發展,無疑令所有愛港者格外憂心。但是,觀察局勢的發展,卻不能只看眼下的緊迫之勢,不能只看快變量,更要關注對趨勢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慢變量,看清社會變動的真正驅動力。今年在內地知識階層流傳着一本名為《變量》的暢銷書,何帆先生在書中特別分析了慢變量的概念。慢變量不同於快變量,「快變量是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的信息。慢變量則是我們平常不常接觸,但是卻對未來的趨勢有至關重要影響的那些變量」。

需思考以「2049議題」壓倒「2047議題」

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慢變量是什麼?筆者不揣淺陋,在此嘗試提出個人之見。香港社會有兩大核心矛盾,一是支持「一國兩制」和反「一國兩制」之間的意識形態張力,一是貧富懸殊構成的社會階層張力。香港回歸之後,兩大核心矛盾並未得到紓緩,張力愈發緊繃,而且彼此交織在一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反對陣營早已把青年人沒有上升空間、沒有上車機會的責任全部推給了意識形態矛盾,歸咎於香港沒有普選、特首沒有認受性,指責中央阻礙香港政治發展,而完全掩蓋了香港的階層矛盾和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管治失效問題更在相當程度上受到遮蔽。

此外,在兩大核心矛盾之外,還存在着一個重要的政治時限--香港回歸之前,是五十年不變的起點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則被置換為五十年不變的終點2047年。香港至今回歸22年,接近五十年不變的中程站,「2047大限議題」實際上已經在過去幾年不斷浮現,引起部分社會精英的關注、思考和討論。反對陣營更是高度重視,深知整個議題能夠集聚高強度大容量的政治能量,因此以2047年後的制度安排為訴求,仍把香港的政治議程設定為兩地之間的政制衝突。在反對陣營的論述中,2047議題既涉及所有實質的公共政策,可以衍生出更多豐富的話題,涉及到特區管治的方方面面,又能夠形塑青年人對於大限之後的恐懼,深度動員青年一代投身政治,充實反對陣營。

香港的管治失效、失能問題如何解決?堅尼系數持續企高不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階層固化,向上流動空間幾近截斷,這一系列階層矛盾、張力如何有效化解,如何調整二次分配,如何以社會變革來阻止革命(並非「本土派」口中的那種「革命」)的到來,在在是香港社會的重大議題。香港利益團體倘若試圖隔岸觀火,最終很可能被捲入大火、為其所焚。至於如何以願景來代替恐懼,如何掌握未來議程的主導權,如何以2049議題(即1949年至2049年,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壓倒2047議題,更是政治智慧所在。

香港局勢愈是躁動不安,愈是需要冷靜,目光愈是需要越過快變量,看清慢變量。香港資本主義的發展業已步入新時空,昔日的成功方程式可能正成為阻礙整個城市進步的魔咒。類似北歐小國那種更為重視公平的進步資本主義能否在香港出現,仍是未知之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