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龍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
在連串反修例暴力衝擊之中,反對派議員表面說不主張使用暴力,但在每次警方進行清場時,反對派議員都例必擋在激進示威者身前,以其議員身份阻撓警方執法,變相掩護激進示威者,令人懷疑其有配合暴力衝擊之嫌。同時,反對派為了煽動更多青年參與暴力衝擊,一味偏袒激進分子,合理化甚至美化一切反政府、反法治、反秩序的暴力行動,其縱容暴力的行為不但喪失基本的是非觀、道德觀,而且嚴重危害香港的法治秩序、繁榮安定,更有觸犯《公安條例》之嫌。對於反對派的縱暴行徑,市民應予以強烈譴責,執法部門也應調查其刑事責任。
這場反修例風波現時已經完全變質,在特區政府宣佈修例工作已經停止之後,所謂反修例議題已經不復存在,特首亦已真誠致歉,並且推出了多項改善與民間交流溝通的措施,顯示出最大的誠意,這場風波理應告一段落。但樹欲靜而風不息,激進分子仍然不依不饒,發起所謂「十八區大遊行」,不斷在社會上煽風點火。而且每一次遊行之後,都例必爆發有組織、有預謀、有裝備的嚴重衝擊,令到各區烽煙四起。
暴力不斷升級 反對派煽風點火
令人憂慮的是,近期的衝突更有不斷升級之勢,激進分子的暴力程度以至裝備都不斷升級,對現場警員肆意襲擊,隨意毀壞車輛,甚至在大街上公然縱火,向警員投擲各種可致人受傷武器。外界都看到,在連場的暴力衝擊和騷亂中,多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及政客都有高調現身,有的與一班激進分子在遊行中打頭陣,有的在幕後指揮,對激進分子面授機宜,有的則在警方針對暴力衝擊進行清場時,利用其立法會議員身份,以「對話」為名實際卻是阻礙警方執法。例如在早前的上環衝擊中,民主黨的許智峯多次在德輔道西電車路持大聲公向警方叫喊,其後又要求與在場的指揮官直接對話,影響警方工作。在其他衝擊中,一班反對派政客同樣故意企在前線,以對話為名,不斷干擾警方行動,令前線警員投鼠忌器。
身為立法會議員,他們不但沒有維護法治與社會秩序,勸阻激進分子停止暴力衝擊,反而充當暴亂幫兇,不單縱容暴力,更加配合暴力,縱放違法者,嚴重損害香港的法治和秩序。反對派政客知法犯法,其惡行更是罪加一等,更加罪大惡極。
縱暴觸犯法律 縱「獨」挑戰底線
必須指出的是,立法會議員雖然有特權法保護,但不代表他們可以參與違法行為而不用被追究,特權法僅是保護其在立法會會議上的言論不受法律追究、出席會議和赴會途中不受逮捕,但在其他行為上,反對派議員犯法同樣與「庶民同罪」,並沒有免除刑事責任的「特權」。反對派政客在連場衝擊中的所作所為,除了可能干犯阻差辦公之外,更有觸犯《公安條例》,參與非法集結之嫌,尤其是其中幾場遊行集會,並沒有獲發警方的不反對通知書,意味這些都是徹頭徹尾的非法集會,再加上遊行後爆發的違法衝擊,任何人參與其中,都沒有任何藉口可以脫罪,執法部門完全有理由調查及追究這些政客的所作所為。
目前反修例風波已經對香港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零售、旅遊、廣告、消費市道顯著轉弱,社會嚴重撕裂,法治遭受嚴重的傷害,市民都籠罩在不安的氛圍當中。現時香港的主流民意,是早日恢復安定、恢復社會秩序,讓香港社會可以彌合傷痕,重新出發,這是香港社會的最大民意。如果反對派仍然一意孤行縱容暴力、美化暴力、支持暴力,就如公民黨主席梁家傑日前公然聲稱:「暴力有時或可解決問題」,鼓勵青年以暴力解決問題,變相鼓勵市民犯法,這些歪論令踐踏法治的歪風不斷蔓延,這是與廣大市民為敵,必定遭到民意懲罰。
更要看到的是,這些激進分子的所為不單是挑戰法治,更觸碰「一國兩制」的底線。激進分子早前公然圍堵衝擊中聯辦大樓,更污損國徽、在中聯辦大樓的外牆噴上辱華字句。這些行為已經暴露其「港獨」的底牌,反對派繼續縱容,就不只是「縱暴」,更是「縱獨」,對此,有關方面更要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