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收藏 > 正文

秦、燕文物首次融合展出 賞大秦文明 聽八百餘年幽燕長歌

2019-09-12
■「堇鼎」是目前發現體量最大的西周燕國青銅器。■「堇鼎」是目前發現體量最大的西周燕國青銅器。

從公元前11世紀周召公姬奭封燕立國開始,地處中國北方的燕國歷經西周、春秋、戰國三個歷史時期,享國八百餘年。期間,42代燕王嘔心瀝血,創造了色彩斑斕、獨具特色的燕文化,使燕國躋身戰國七雄。

日前,「幽燕長歌--燕國歷史文化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陳列廳隆重開幕。120件(組)燕文化文物,鄰秦始皇兵馬俑坑和銅車馬展廳集中展出,從建邦與都城、禮制與生活、手工業經濟、文化融合四個方面再現了燕國八百餘年歷史文化的輝煌。今次秦、燕文物首次融合展出,主辦方希望觀眾在欣賞大秦文明的同時,亦能夠深入了解、探究極富特色的燕文化,通過秦、燕文化的比較,對東周時期我國古代地域文化的發展過程和歷史面貌有所認知。 ■圖、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本次展覽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館主辦,展品分別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天津博物館、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博物院和易縣燕下都文物保管所。其中不乏國寶級的「伯矩鬲」、「太保鼎」、「克罍」、「堇鼎」等珍貴文物,讓很多喜愛歷史的觀眾大呼過癮。據悉,本次展覽將一直展至10月31日。

「太保鼎」見證燕祖地位

燕國臨近燕山山脈,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多民族居住的特點,也造就了深厚而多元的燕文化內涵。西周建立後,周召公姬奭因功受封燕地,但為輔佐朝政,他一直留在鎬京(今陝西長安)。先後輔佐了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以「太保」之職,開創「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為周朝打下延續八百多年的堅實基礎,深受國民愛戴,地位顯赫。

此次展出的國寶級文物「太保鼎」,就是召公的自鑄器。這件青銅鼎相傳出土於山東壽張縣梁山,高57.6厘米,呈方形,四柱足,口上鑄雙立耳,耳上浮雕雙獸。鼎腹部四面飾蕉葉紋與饕餮紋,表現出威嚴神秘的氣勢,是西周青銅器紋飾的代表。最為顯著的是柱足上裝飾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裝飾的圓盤,這在商周青銅器中是獨一無二的,非常奇異。鼎腹內壁鑄「大保鑄」三字銘文,線條清晰流暢,字體華美,難得一見,珍貴異常。據悉,中國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因而「大保」二字應為「太保」,是西周初設立的三公官職之一。鼎在當時是國之重器,這件雄渾莊重的太保鼎正是召公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克罍」和「堇鼎」揭開首位燕侯之謎

相傳周武王滅商後,在北方同時分封了兩個諸侯國,-封召公於燕,二封黃帝之後於薊。但長期以來,真正到燕地就封的第一代燕侯究竟是何人,成為燕國歷史上的一樁懸案。 1986年,北京琉璃河遺址燕國墓地出土的克罍與堇鼎,其上的銘文記錄了召公被周王封於燕地建國,並由其長子姬克就封的史實,一舉解開了這一千古謎題。

克罍陪葬於燕侯克墓棺,形狀像罈子,是大型盛酒或盛水器。它高32.7厘米,為子母口,蓋中央為圈形捉手,周圍有四個凸起的圓渦紋。短頸、圓肩、鼓腹,半環狀獸首耳,耳上啣環。下腹部一側有獸首形鼻鈕,肩部有六個凸起的渦紋,頸部飾有兩圈凸弦紋,腹部渦紋下有一周凹弦紋。蓋與器口內壁各鑄有相同銘文43字,其中最重要的銘文「命克侯於燕」,說明了周王命克代替父親召公成為第一代燕侯,克非常榮耀,將這件事記述在青銅的銘文中。

另一件一級文物「堇鼎」通高61.8厘米,重達41.5公斤,是目前發現體量最大的西周燕國青銅器。堇鼎口沿外折,直耳,鼓腹,獸蹄形的三足,鼎體各處飾有夔龍紋、獸面紋、凸弦紋。此鼎造型雄渾凝重,紋飾簡潔古樸,鼎身上的鑄造銘文更添補了文獻資料對燕國歷史記載的不足。其內壁鑄有銘文4行26個字,記載了燕侯命大臣堇去宗周頤養太保(召公姬奭),庚申這天得到太保賞賜的貝幣,於是堇鑄造了這件銅鼎予以紀念。專家根據堇鼎上的銘文判定,召公雖封於燕,但他並沒到燕地就封,真正到燕國的是召公長子克,姬克才是真正的第一代燕侯。

成組禮玉器展示特色的燕地文化

西周時期,分封到燕地的姬姓王族主要遵循周朝的禮制文化,同時吸納當地土著文化和北方草原民族文化,形成以周文化為主,三者融合並存的獨特文化面貌。此次展出的獸面紋鼎、陽庚簋、亞卣、鳥紋尊、庶觶、未爵等精美青銅器,便是這一時期最典型的代表。據悉,到東周時期,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成「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公元前323年,魏相公孫衍發起燕、趙、中山、魏、韓「五國相王」以抗秦。燕侯稱王之後,享天子禮制,這一時期燕國貴族墓葬中出現的天子用「九鼎八簋」和諸侯用「七鼎六簋」, 陶方簋、陶鼎、朱繪陶簋、朱繪陶嬃、朱繪陶匜等成組仿銅陶禮器,亦印證了燕侯稱王的變化。

「君子佩玉,以玉比德」是中國古人的傳統,玉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只有身份尊貴的人才能用玉器隨葬。本次展覽亦展出大量的燕國早期玉器,包括小玉璧、玉柄形器、鳳形玉珮、玉磺、魚形玉珮、玉蠶、玉圭等。特別是其中一件「錯金銀嵌綠松石銅帶u」,呈琵琶形,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錯金銀嵌綠松石新工藝。製作時先在器物表面按設計好的花紋鑄出凹槽,或用硬度較大的工具刻成淺槽,然後在槽內鑲上綠松石,嵌入細薄的金銀絲片,最後加以打磨,使之平滑,製作精細華麗,堪稱戰國銅帶u的代表之作。

「伯矩鬲」代表燕國青銅文化最高水平

根據史書記載,燕國資源豐富,自戰國中期開始手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冶鐵業在列國中佔據領先地位。這一時期燕國的青銅器種類豐富,鑄造工藝較高,其風格除具有中原周文化的特徵外,還大量吸收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因素。如以虎、牛等形象為器足裝飾,以鷹、馬等形象為器首裝飾,是燕國青銅器的獨特之處。

在展覽現場眾多的文物中,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 「伯矩鬲」最為引人注目。伯矩鬲又叫牛頭紋帶蓋伯矩鬲,為西周早期器物,1975年出土於北京,屬國家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據介紹,鬲是古代的一組炊具,通常用來煮粥或菜,在商代和春秋時期較為流行時,成為禮儀用具。伯矩鬲高33厘米,蓋面上飾有浮雕性的牛頭紋,蓋上的鈕為兩個相背的立體小牛頭組成,牛角端翹起。此鬲紋飾十分精美而奇特,器身共飾有浮雕牛頭七個,代表了燕國青銅文化的最高水平。其複雜的工藝,讓今人現在都難以仿製。專家表示,伯矩家族當時地位顯赫,「伯矩鬲」蓋內及頸內壁分別鑄有相同的十五字銘文:才(在)戊辰匽侯易(賜)伯矩貝用乍(作)父戊尊彝。意為伯矩得到燕侯賞賜,鑄鬲記錄榮耀。

另一件一級文物「圉簋」,高26.5厘米,器身與方形底座飾有精美的獸面紋、夔紋。器蓋內壁有銘文三行十四字「王於成周,王賜圉貝,用作寶彝」,器底銘文兩行六字「伯魚作寶尊彝」,銘文真實記載了貴族「圉」在周王典禮上獲賜貝幣,鑄簋為念的事件。

「陳璋圓壺」記錄「子之之亂」豪奪事件

從歷史文獻「山戎病燕」記載可知,春秋時期在與遊牧文化對立中,燕國處於弱勢地位。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爭霸戰爭不斷,其間燕昭王經過苦心經營,才逐步成就了燕國霸業。然而公元前318年,燕王噲聽信讒言,將國君之位和治國大權讓給大臣子之,這一「禪讓」造成燕國內亂,同時齊國、中山國趁機出兵,使得燕國幾近亡國,史稱「子之之亂」。

此次展出的「陳璋圓壺」用29字銘文,真實記錄了這場亂局。陳璋圓壺為雙層套壺,蜷曲的蟠龍在彎曲處綴以梅花,共裝飾蟠龍96條,梅花576朵,紋飾色彩亮麗,動物形象靈動,是先秦青銅鑄造集大成之作。壺上有三處銘文,分別位於口沿內、圈足內側和圈足外側。圈足外側銘文為後刻,共29字:隹王五年,奠易(陽)陳旻,再立事歲,孟冬戎啟,齊藏戈子斿。陳璋內、伐匽(燕)邦之獲。記載了齊宣王五年,齊國趁燕國內亂伐燕並掠獲燕王室重器的事件。

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攻破趙國,兵臨易水,燕太子丹對燕國的存亡深感焦慮,因而派義士荊軻赴秦刺殺秦王,以失敗告終。公元前222年,燕國滅亡。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統一的秦王朝,在原燕國地區設立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曾享國八百餘年、顯赫一時的燕國,就此灰飛煙滅。

西安市民王先生在展覽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獨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不僅代表了燕國所取得的物質文化成就,也凸顯了燕國及燕文化在北方民族融合和秦統一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透過眾多典型文物的展示,不僅可以了解燕人的基本生活面貌和社會發展狀況,而且可以解讀當時的文化傳統,是近年來中國內地難得一見的珍貴展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