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母校競爭劇子女難「繼業」 狂報直資私校做「水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9月下旬又是家長為子女報讀小學之時,2020年入學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昨日起一連五天接受申請。來年適齡學童以及官津小一學額同時回落,而傳統名校繼續深受歡迎,在九龍城喇沙小學,多名交表家長即使身為舊生,即使孩子持25分的入學分數,但因母校競爭激烈,對獲取錄仍然信心不大,要另外報讀數所甚至10所直資或私校,增加入心儀校機會。
適齡學童人口波動下,2020年升小學生將較今年下跌1,600名至5.57萬名,兩年累計減少約萬人,而官津小一學額數目亦相應減少,預料整體競爭情況相若。昨日開始的小一自行學位申請,九龍城41校網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開門前已有數十人排隊等候交表,當中不乏「高分」家長。
根據現時小一自行學位計分法,父母是舊生可獲額外10分,對大多數學校都是很大優勢,不過傳統名校校友眾多,競爭尤其激烈。任職銀行的楊先生是喇沙舊生,昨前往母校為其獨子交表,雖然兒子在計分制下有25分,但坦言聽聞過往亦有舊生子落選,對成功入讀信心不大,會抱平常心面對。
曾經是母校足球校隊成員的他,只為兒子安排參加足球班及認字班,無意特別栽培或報面試班、興趣班等催谷。他認為父母日常生活與互動對小朋友成長更重要,「我想他做一個開心的小朋友,平時會跟他多看故事書;也不覺得上更多這些特別班,會比我跟他講故事更好、更深入。」因對入學欠把握,楊先生打算為兒子報讀三四間直資或私校,家住東區的他亦笑言,就算兒子考入喇沙,也未必能負擔區內樓價,到時會再考慮上學的問題。
英華男拔附小成備胎
同為喇沙校友的工程師黃先生,昨日也有到母校為兒子交表。他坦言,即使兒子手握25分,但競爭激烈下亦擔心兒子未能於自行階段獲派位,已計劃另外報考逾10間直資、私校,包括英華小學、男拔附小等做預備,亦有安排兒子參加中、英、數補習班、跆拳道班、畫班等,裝備其入學競爭力。
住在九龍城區的周太則表示,兒子連同宗教分應有20分,雖然競爭激烈仍打算在自行階段「博一博」。她又指兒子有就讀鋼琴、游泳、打鼓等興趣班,校外數學比賽亦曾獲獎項,認為其學習能力頗强,月花逾8,000元為他栽培,笑言這些額外學習開支比幼稚園學費更貴。
而在同區的瑪利諾修院學校,家住九龍塘的梁太昨亦有為即將升小一的幼女交表。因長女就讀該校中學部,幼女將可獲25分,梁太直言一心想入讀瑪利諾,未有考慮報其他直資或私校。而為準備好全英文教學,她亦為幼女報讀英文補習班,亦有報讀體操、跳舞等感興趣的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