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學童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姿勢有機會對脊骨健康構成不同影響,民建聯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中學及三成半小學家長指,子女有腰痛、頸痛及頭痛等脊骨相關問題,亦有三成至近四成半人說孩子有寒背徵狀,情況值得關注。民建聯建議當局應優化學生的脊骨評估檢查服務,同時透過「共用課本」等政策減輕學童書包重量,另亦要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學生及家長護脊的意識。
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月前訪問了433名中小學生家長,了解其子女日常生活習慣及脊骨健康情況,其中約36%小學家長指,子女最近三個月有出現腰痛、頸痛及頭痛等脊骨相關問題,中學家長指有問題的比重更達64%。
長期坐唔正 書包過重傷脊
受訪家長指,子女最常見的脊骨健康徵狀是寒背,中學生及小學生各有44%及33%;有兩三成家長反映,學校枱椅的大小及高度未必切合孩子需要;亦有家長提到,子女最經常在餐桌和餐椅上做功課或溫習,對孩子姿勢正確的要求更高。
不少家長亦反映,孩子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時,甚少定期休息或,48.5%小學家長指孩子使用一小時以上始會休息或甚至不作伸展,中學生更達53%。另有54%小學及40%中學家長指,子女有書包過重問題。
民建聯表示,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腰頸痛症普遍,相信與現今孩子使用智能產品姿勢不正確、缺乏運動等因素有關。該黨又指,年幼學生自律能力較低往往未有定時休息或伸展,但不少家長對兒童脊骨健康的意識仍然不足夠,如果忽略孩子的日常姿勢,特別是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對其脊骨健康成長負面影響。
民建聯建議,政府應優化現時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讓學生能每年一次接受脊骨評估及檢查,學校亦可推出「共用課本」政策、理順時間表及增設儲物櫃,減少學生攜帶課本數量從而減輕書包負擔。此外,學校及社區也應加強護脊的宣傳教育,家長多提醒子女留意日常姿勢,一同幫助學生維持脊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