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2019年股市回顧 流動性推升風險偏好

2020-01-10

邱志承 工銀國際研究部執行董事兼策略師

2019 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行,貿易爭端升級,但美聯儲政策轉向推動了全球股市的上行。雖然多數上市公司在2019年整體業績下行,估值大幅上升仍推動股市的上漲,市場波動率相應下行。增長股表現優於價值股,IT 板塊在不同市場均有較好的表現,高波動行業表現好於低波動行業,防禦類板塊在各市場表現較弱,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明顯上升,這與2018年的市場風格有較大的變化。

港股受本地股拖累較大,行業表現有均值回歸的特徵,其中醫療與 IT大漲伴隨着業績的上升。A 股業績整體溫和增長,但表現最好的 IT 板塊業績下滑,預支了未來的上行空間。除非全球流動性進一步大幅放鬆,我們預計 2020 年流動性對於全球市場推動作用將會弱化,業績增長重要性上升,高估值板塊上行空間有限。

2019年收益與風險最高的是A股,美股收益次之,但風險要低很多。A 股在 2019 年大幅的上漲,與其在 2018 年表現較差有關,港股在 2019 是綜合表現最差,主要受到社會動盪的拖累。2018-2019 年,波動率從大到小是:A 股、港股、日股、美股和歐股。主要市場的波動率變化基本同步,2017 年下降,2018 年初上升,2019 年下半年再次下降,其中 A 股與日股的波動下降較多。歷史上,市場上漲時,波動率一般會下降。P/E 的大幅上升是2019年全球市場上漲主要動力,這與2018年有很大不同,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方向性調整。

港股A股相關性大

2018下半年開始,港股其他市場波動相關性下降,與A股相關性上升到 0.7 左右。大類板塊方面,按地域分,2019 年內地股收益較高,且風險較低。香港本地股業績在去年大幅下滑,內地企業業績雖幅增長,未能彌補本地公司業績下行,按市值劃分,中型股的收益率略高於大型股,這與大型和小型股的業績明顯下行,中型股業績略有增長相符。

A 股與港股之外的其他市場的相關性一直較低,基本都在 0.4 以下,使得 A 股對於國際投資者較高配置價值。A 股裡中小板與創業板的收益和風險較高,但滬深300 指數的收益也較高,且風險更小,2019 年表現最好是是創業板裡的大盤股。(本文有刪節)■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