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新冠肺炎已經使到香港經濟受到巨大的打擊,特區政府已推出一些援助措施,再於財政預算案全民派錢,希望助港人渡過難關。不過,隨着疫情擴散,更多人的生計受到影響。看來,特區政府是應該考慮再推出新一輪的援助措施。
受疫情打擊最大的群體,是因疫情而失業及被迫放無薪假的人。2003年,許多人就因為SARS而失業,因失業而無力供樓,結果一生努力買了樓而最終淪為銀主盤,被銀行沒收拍賣,拍賣後仍資不抵債,失去物業再加上一身債,悲劇因此而產生。
現在,失業浪潮、無薪假期只是一個開始。不過,相信很快就會變成嚴重問題。
現在,唯一比2003年強,是樓價仍然未出現崩盤,目前樓價只比去年高位下跌不足10%。2002年,香港經濟已經很差,不少人的物業已經變成「負資產」,當時幸好這些人還有一份工作,每月依時付清按揭貸款的分期付款,銀行不收樓,物業得保。但是,到了2003年,失業率大增,樓供中斷,物業被收回,什麽也沒有了,前途一片迷惘,悲劇就出現了。
我們必須吸取當年的經驗,不能讓悲劇重演。買樓是許多人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與投資,如果一生的投資化為烏有,打擊是很嚴重的。
因此,特區政府應該考慮針對這群人的困境推出新一輪的紓困措施。例如,可以提供免息貸款,以協助失業、放無薪假的人供樓。此外,可以考慮允許這些失業者免除、寬減特別印花稅,讓他們可以在售樓時不必繳付特別印花稅。此舉可以協助這些人賣樓套現,幸運的話,還能有盈利。
除了特別印花稅,買家印花稅與從價印花稅也可考慮適當寬減,即允許非香港永久居民向本港失業的業主買樓而少交買家印花稅,允許非初次置業者向失業的業主買樓可以寬減從價印花稅。
近來樓價下跌,房屋買賣的量大幅減少,地產代理行業成重災區,好多地產代理公司正在裁員。因此,選擇性寬減「辣招稅」,能協助地產代理多做生意,避免失業潮。
近日,地產界要求特區政府全面寬減「辣招稅」。不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暫不考慮,理由是香港樓價仍然很高,仍然不是一般人買得起。因此,目前並非建議全面性寬減「辣招稅」,而是選擇性寬減。局部寬減「辣招稅」,不會推高樓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