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定光 立法會議員
特區政府坐擁巨額盈餘,現時香港陷入水深火熱的困境時,動用財政資源協助市民及工商界渡過難關,絕對值得肯定及支持。然而,我們在要求政府加快落實各項援助措施時,亦需要同時思考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就是疫情過後,如何令香港的經濟盡快復甦,避免特區政府陷入財赤危機。
在去年下半年,由於反修例風波引發的暴力衝擊無日無之,暴徒罄竹難書的暴行,令香港社會動盪不安,更破壞香港作為一個安全、自由及法治大都會的國際形象,使不少中外旅客對香港卻步。因此,香港在疫情結束後迅速復甦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徹底止暴制亂,讓香港重回法治安定的正軌。
重回法治正軌以利迅速復甦
對於全面止暴制亂,特區政府必須為警隊、司法機構提供充足資源,制止及制裁暴徒暴行。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更需要盡快完成憲制責任,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堵塞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漏洞。
此外,筆者注意到,在國際上,有些歐美國家開始發動輿論攻勢,污衊中國隱瞞新冠疫情,並向世衛組織開刀,指世衛偏幫中國,企圖令世界各地民眾敵視中國。事實上,這種圍堵中國的惡行,自新中國成立後已不斷重演,包括少數對內地不懷好意的港人也參與其中。但是,圍堵、遏制中國的企圖從未能得逞,中國反而越來越強大。
目前從一些西方國家的言論中可以預料,一旦疫情退卻,有西方國家將從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展開狙擊中國的行動,可以預料貿易糾紛不會消停,各種科技、金融、經貿的封鎖陸續有來。香港作為國家最國際化的城市,美英要對付中國,香港便是最好的棋子,香港的情況不容樂觀。
經歷去年黑暴,無可避免影響海外投資者對香港的投資信心和意慾,若黑暴再來,香港縱使戰勝新冠肺炎,也會再次被黑暴重創。試問香港還有多少金山、銀山可以敗家?還有什麼可以留給年輕一輩?香港的年輕人及廣大市民要好好思考。
因為疫症全球大流行,令大部分主要出口市場的需求大幅下挫,外圍貿易環境非常惡劣。今年首兩個月合計,本港商品出口以貨值計跌幅擴大至12%,商品出口表現短期內預料會維持低迷。由於環球經濟進入「冰河期」,目前本港許多進口買手被海外CUT單、凍結訂單或因船期延誤交貨而被海外買家要求補償等。
香港作為第三產業發達的地區,必須盡量利用本身的服務業優勢,這是提振香港經濟最有利、有效的手段。香港企業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資金鏈,財政司司長已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作出回應,包括推出百分百政府擔保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產品。筆者期望,特區政府在必要時須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支援,銀行業等金融服務界也要充分配合、支持。
齊心抗疫抗暴戰勝黑暗
若本港疫情過後,經濟活動恢復,人們的交往增加,包括商談生意、輸入勞工、運輸物流,還有旅遊、留學、國際會議等等,但輸入性風險仍然存在,政府仍要做好防範,防止疫情再度爆發。
沒有人能預計病毒會否再度來臨,防疫工作仍不能鬆懈,仍要汲取這次抗疫的經驗,持續做好檢測和社區防疫工作。世界好多地方已採用IT和大數據去檢測、追蹤病毒,香港也要好好利用科學,包括從防疫、監測、治療以至研究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系統,當遇到不同情況時,能夠有序處理、迅速應對,盡量降低疫情對市民健康、經濟發展和社會活動的不利影響。
香港接連遭到黑暴、疫情和環球經濟衰退的多重衝擊,面對的挑戰不容低估,但是大家齊心抗疫抗暴,拒絕攬炒,香港明天還是光明的。歌都有唱:「把基礎打穩,盡力地做我本分,定能突破,戰勝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