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台灣書畫家許郭璜風格

2020-04-25

■ 葉 輝

話說台灣書畫家許郭璜在羲之堂舉辦個展,吸引許多書畫愛好者、藝術家及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服務時所結識的眾多友人;台北故宮博物院前書畫處處長、副院長何傳馨在觀此次書畫近作時即評:「以往許郭璜主要以u勒皴染的方式,如實描繪山石紋理與動勢,近作大膽運用大塊面的濃墨渲染,描寫山石草木的蒼潤茂密之感,豐富山石的層次變化;又濃墨暈染與細筆u勒並用,形成虛實、明暗對比,頗有南宋邊角構圖的意境。」

此次個展「眄彼洄瀾」為花蓮詩人駱香林1951年陪同溥心畬遊歷花蓮諸勝景時記述的《送心畬王孫歸台北》四言組詩首句,而「洄瀾」即花蓮別稱,許郭璜書畫展,多從花蓮山川造景取意,借為畫展名;《奇美迷煙》一詩則以瑞穗奇美部落所見的山巒為主體,此幅山石紋理清晰可見,山石塊體層層交疊,以挺健曲折的線條u勒山石輪廓,加以枯筆淡墨皴染,形容大理石般堅硬的山體;夾雜濃墨渲染的石塊,增添蒼潤茂密之氣息,再利用留白或罩染胡粉描繪的雲嵐,使逼近眼前的景觀增加空間之層次感,許郭璜有此說法,「在寫生時前面並無此排樹,乃從別景移植過來當做前景,此為中國畫所經營位置,西方則稱為構圖」;那就是畫作者心靈所投射的理想山水境界。

此次所展出的2014至2019年的諸多新作之中,俱可看到藝術家在墨色、用筆與畫面經營上,始有自身純熟風格;他的主要研究為中國藝術史,早期曾任職台北國泰美術館七年,有對近代書畫的識見,他在1984年進入台北故宮博物院,從事策展與研究工作長達二十餘年,此為他至為重要的學習歷程,其間他遍覽無數的歷代書畫精華,開闊更為寬廣之視野;最難得的一段經驗,乃他與書畫處的同事為編印《故宮書畫圖錄》,花費約三年時間,過眼及過手台北故宮數以萬計歷代精品,可說此為極其幸運而寶貴的經歷。

台北故宮大量收藏為他提供源源不絕的養分,讓他可出入古今,就在2004年,應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東亞系之邀,講授兩宋繪畫,而在2008年,應大英博物館亞洲部之邀,鑑識此館典藏的中國書畫,此為目前台灣內少數書畫創作與理論兼備的書畫家,專業學養至為深厚;他在版面配置創新別出新裁,力求突破,運用特殊佈局,呈現現代的設計趣味,他喜寫暮色,畫作總流露出文人澹泊韻味,藉由暮色的濃淡光影、時間與氣候,展現對快速轉換的光線變化細心觀察。

他勤於寫生,幾次上黃山以捕捉峻峭與秀麗,他的黃山專題作品多見以精勁的線條刻畫黃山秀骨;以淡赭設色染出黃山神采,奇岩怪石蛻化成山石造型及奇幻設色效果。

他畫風多樣,取崇山疊嶂施以劈、砍、u、曳筆法,濃重墨彩以表現巨山大石氣氛;勁利方折用筆顯示險惡環境中荒木堅強的生命力;羲之堂總經理陳筱君有此說法,欣羨他為人與世無爭,他有許多新嘗試都令人感到激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