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網人網事】老外眼中的抗疫中國人

2020-05-04

狸美美

全球抗疫的聲音隆隆在耳,其中難免夾雜着一些對中國人不甚友好的域外雜音,但只要你有興趣一瞥,其實在全世界,還是有很多「老外」擁有一種對國人非常友善的視角,而且他們的視角往往更接地氣也更溫暖。

比如一個叫艾傑西(Jesse Appell)的美國喜劇演員。七年前,他獲得富布萊特獎學金來到中國,之後有幸成為相聲名家丁廣泉門下的一位洋弟子。如果說他一貫熱愛中國文化和中國人,那麼,在這次全球抗疫期間,他更是成為了「推廣中式幽默」的身體力行者。1月下旬,艾傑西原本是趁春節回了趟波士頓老家,但沒承想中國疫情爆發他被滯留了在波士頓無法返回中國。但他一點沒閒着,用8天時間收集了中國人「花式宅家抗疫」的素材,組織加工再創作後成為了系列脫口秀,更在波士頓舉辦了3場義演,募集到1.5萬美元和6、70箱物資,全部捐給了武漢。他的這組脫口秀視頻之後在網上爆紅,收穫了400萬點擊量。更重要的是,在艾傑西的節目中,很多原本對中國人帶有刻板印象的美國人看到了與心中投影並不相同的中國人--非常幽默的中國人,那些「家中舞獅」、「室內度假」、「對樓共舞」等情節十分好笑又充滿想像力。在艾傑西眼中,「中國人很有幽默感」,而正是這種樂觀給困境以希望。

還比如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某位女記者,在一片愁雲慘霧中,觀察到了中國女性在宅家抗疫生活中仍然不能捨棄「臭美」,更大有「形勢愈嚴峻愈要美」的架勢。這體現在社交媒體的熱搜榜上,即便在最緊張的隔離期間,有關「女性身體」的話題仍然強勁,包括健身、減肥、家中美髮,甚至還有「在鎖骨上放口紅」等等。寫那篇文章時,英國正進入第4周隔離期,這位記者寫道︰「從直播的健身課到『雲狂歡』,中國在如何讓人們在家裡有事做方面走在了前列。」她並由衷期待「英國能很快做到這一點」。而其實,女記者眼中中國女性們的「鎖骨放口紅」和艾傑西眼中中國男性們的「家中舞大獅」,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幽默、堅強和樂觀的精神。

再比如美國鮑登學院副教授貝琳達.孔,她於3月18日發表於澳洲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記憶猶新」:武漢市封城僅5天後,網上瘋傳一組視頻,1月27日夜,小區居民自發地站在自家窗前一起喊「加油」......其中一條視頻被上傳到YouTube後,點擊量過百萬次,亞洲很多國家的網民都紛紛留言「武漢加油」。在孔教授眼中,這些身體被隔離的人們,精神卻是相聚的,而這,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也是人類的共性,更是人類能最終戰勝疫情的法寶。

這次的全球疫情,讓人們深深地體會到一件事:我們彼此太不了解。人和人,國家和國家,族群和族群間的認知鴻溝竟然能有那麼深。真切地希望,人類能放下傲慢與偏見,收回刻板印象,懷着謙遜和探索的心更多地了解彼此,豐富不同的視角,讓世界進入良性的循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