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楨 教授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
正在上海建造的解放軍075型兩棲攻擊艦,早段時候招祝融。眼前似無大礙,當可按原定時程或稍後入列執勤。其實,不只在建造階段,在平時、戰時,無論是否受到敵方攻擊,戰艦的「損管」為一大學問。相比起戰車、戰機,戰艦的數量起碼少一兩個數量級。
除非在「全面戰爭」﹙Total War﹚時期,否則,強如美軍,所維持的海軍規模,也不過以數百艘水面、水下艦艇組成。相較之下,在同一技術、資源、編制條件下,陸、空軍的裝備動輒以千,甚或以萬計。例如,以金額計,美軍戰後最大裝備計劃-JSF﹙聯合打擊戰機﹚,所生產的F-35A/B/C各型,至今初始批量就在2,000架以上;按經驗,該型機在美國本土及盟友,如意大利的生產、組裝,少說會持續二三十年。
而幾乎同期研製的美國海軍裝備,如DDG-1000驅逐艦只造了三艘,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的裝備數量也只是個位,其後繼艦「維珍尼亞級」再多也是雙位數。可見,各國軍備的建造費用隨技術投入增大而水漲船高,艦艇建造費用上升曲線尤其驚人。
即便財大氣粗如美國海軍,也不斷呼喊戰艦數量不足、艦隊規模太小。到了奧巴馬、特朗普任內,為進一步遏制俄羅斯,還想復建冷戰時期的「第二艦隊」,只會令美國海軍營建規模越來越大。對於全球艦隊而言,戰艦數量越是不足,越要提升在不同水域的通用性,即戰艦不僅要走得更快,同時要適應世界各海域的水文情況。
由此,便進入了越造越大、越造越先進,造價也呈幾何級數上升的窘況。
有了此一層認知,可以想像解放軍海軍的規模不應無限擴大,一來,在可見將來,中國的經濟規模和技術水平,不可能短期內全面超越美國。二來,以前中國由於技術不足,必以技術投入為首要考慮,以拉近與西方海軍裝備水平的距離,如今經過近30年持續投入,除極個別領域,中美海軍裝備技術已沒有「代差」。
因此,如何更側重成本效益、規模效益,應當成為中國海軍建設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