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粵語講呢啲】巴閉、巴巴閉、巴之閉、巴吱閉、巴屎閉、巴巴閉閉

2020-05-26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在粵語用詞中,「巴閉」及其變着「巴巴閉」、「巴巴閉閉」的常用度非常高。一般來說,「巴閉」、「巴巴閉」、「巴巴閉閉」,與「氣焰」意近,用以比喻人或其他事物的聲勢。

「負面」方面,「巴閉」形容人囂張、洋洋得意、不可一世、妄自尊大、橫行霸道等。

示例1:

有多幾個臭錢就咁「巴閉」!(指囂張、妄自尊大)

知你野生捕獲到劉華嘞,懶「巴閉」!(指洋洋得意)

出嚟做嘢,就算你叻都咪「巴巴閉」!(指不可一世)

恃住老豆係黑幫大佬就「巴巴閉閉」!(橫行霸道)

「正面」方面,「巴閉」形容人厲害、了不起、成就顯赫、享負盛名或情況厲害等。

示例2:

呢個阿伯都可算「巴閉」,成百歲人仲跑得完馬拉松!(厲害、了不起)

二十歲就已經係數學家,真「巴閉」!(指成就顯赫)

上個年度呢間慈善機構認真「巴閉」,籌到成過億捐款!(指情況厲害)

「巴閉」也會作副詞使用,用以表示程度加重、加深的意義。

示例3:

幼稚園面試啫,使唔使一家總動員成十個人陪佢去咁「巴閉」呀?(含異常緊張、過度鋪張、極度渲染、小題大作、勞師動眾、大陣仗等色彩)

考慮以下二人的對話。

A:我三十歲唔到,就去咗成百個國家旅行!

B:知你巴閉!

有人把「『知』你『巴閉』」這個不屑的口吻說成「巴知閉」。不知就裡的人會把「巴知閉」寫成「巴之閉」或「巴吱閉」。由於「屎」是「知」的諧音,有人就把「巴知閉」說成「巴屎閉」。從另一個角度,「巴閉」的人多「認屎認屁」(妄自尊大),有人就說他們「巴屎閉」了。

對於「巴閉」的出處,有指是音變自「巴鼻/把柄」(證據、根據)或「包庇」,也有指是印度語「bāpre」(呼天、我的天)或英語「bobbery」(干擾、滋擾)的音譯。老實說,這些說法無法接近甚或引申至「巴閉」一詞所含的多個意義。況且,筆者一直有個信念--廣東人絕對有能力創作屬於自己的詞匯,毋須假借於人。

在眾多意義中,筆者覺得「囂張」應是「巴閉亅的原始含義。如某人真的「了不起」,他的「囂張」雖不值得鼓勵,但確有其理據,所以「巴閉」可以有「了不起」的意思。由於「囂張」涉及聲勢,所以人們可借「巴閉」表示程度加重、加深的意義。「囂張」的人多言行誇張且「話多」,意味着「嘴『巴』總是『閉』不上」。應該就是這樣,廣東人就用上「巴閉」來形容「囂張」了。尋尋覓覓不知多少個年代,「巴閉」原來本身就是正寫,說來是個諷刺。

面對新冠肺炎來襲,從確診及死亡數字來看,人們驚覺到「強國」不如想像中那麼「強」,反而有時還會被「弱國」給比下去;正是:

疫情冇分強弱國,中起招來同大鑊;

強國素來巴巴閉,呢鋪都要認低威。

「疫情」底下,全球經濟步入「冰河時期」;正所謂世事難料,昔日「巴閉」的職場精英竟是最先被裁員的一群,不少「巴閉」的機構也逃不了倒閉的命運;正是:

疫情底下話唔埋,叻又bye唔叻又bye;

疫情底下咩世界,巴唔巴閉都要bye。

「疫情」之前,市道大致暢旺,「打工仔」個個「巴巴閉」--不愁沒工做;「疫情」到來後,市道來了個大逆轉;正是:

疫情之前打工仔,吊起嚟賣巴巴閉;

疫情期間打工仔,攤響屋企好閉翳。

x x x

新冠疫情來勢洶,被裁員工難搵工;

全球經濟吹淡風,今勻食硬西北風。

筆者就此寄語:

疫情之前工搵人,依家就係人搵工;

仲有工返要珍惜,莫待無工空嘆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