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余秋雨的人文山水

2020-05-19
■一部選輯余秋雨精品的書,可讀。 作者供圖■一部選輯余秋雨精品的書,可讀。 作者供圖

黃仲鳴

居於武漢的古遠清教授,很久沒聯絡了,未知在疫情下,他安好否?古遠清最為人所稱道者,乃是當年與余秋雨的文字官司,纏訟一時,十分轟動。

余秋雨紅於上世紀九ま年代,一部《文化苦旅》,先出版於台灣,後回歸內地,一炮而天下知。書固然是洛陽紙貴,而「謗」亦隨之而來。「謗」者多是挑其文字錯漏,如金文明,如古遠清。古曾問「道」於我,我說:「既是硬傷,錯就是錯,有錯就應坦然承認。」

余秋雨的遊記文章,喜惡各有一批。有位女作家看了,說:「說什麼文化散文、遊記,不外乎演繹古代文化,說些典故而已,有何了不起!」

記得他的《文化苦旅》,是位初識的台灣商人送給我的,說:「好看得很。」那年和一班朋友旅遊珠海,與那位台商酒酣耳熱後,他從行囊拿出幾本台版《文化苦旅》來,分送我們一本。聽說他和余秋雨是好朋友,專誠為他「推廣」。

那年才認識余秋雨這名字。席間翻一翻,頓覺風格特別,尤其是用詞遣句,十分文藝,頗有台風。在〈序〉中,他說在案頭的困惑中站起來,換上一身行裝,推開書房的門,「悄悄出發了。」行行止止,旅途中感慨特多,於是執起筆來。而他「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於是,他的著作便被前述的女作家譏為「抄書」,「翻譯」歷史了。

上文所引的〈序〉,非抄自原書《文化苦旅》,而是緣自一部《秋雨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10月),內文第一篇就是這篇〈序〉。

這部《秋雨散文》,是我上寫作課,講授遊記特寫時的參考書。學生看了,每有感想。有個更參考了一些咬文嚼字的書,將余大作家的「硬傷」羅列出來,考證一番,真是過癮。有個評說〈蘇東坡突圍〉,認為他寫的蘇軾,比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更為可觀。尤其是這一段:

「他(蘇東坡)從監獄裡走來,他帶茪@個極小的官職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髒水走來,他滿心僥倖又滿心絕望地走來。他被人押荂A遠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黃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朝茬o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走來。」

學生說,情景可以,但這是「創作」,是余秋雨的「想像」,作為散文,可以,但不能作為「歷史」。有一位學生則說:「『遠離自己的家眷』句,應刪『自己的』三個字。」

閱讀余秋雨,享受一下他的「山水」吧,要在「山水」中找出粒石,相信亦多。學生問我:「老師,你寫錯了,會不會強辯?」我立馬說:「硬傷一定承認!軟傷可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