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到有哪個建築物建成了兩千多年,仍屹立不倒,並具有實用價值的?相信只有四川的都江堰可當之無愧。
著有《千年一嘆》的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說過:「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他對很多民族的古代文明,有深刻探討。他說到都江堰確實是兩千多年來在水利上給人們帶來用之不盡的益處,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兩千多年來,它把滔滔東瀉的岷江水,引入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讓四川子民得到安逸與閒適,也得到富饒與美景。
都江堰由渠首工程和後面的渠系統組成。最重要的,分別為「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部分。三部分工程可算是取法自然,卻非常科學化地解決水利問題,要知這是2,200年前的技術,非常難得。
簡單概括地說,要解決的問題有三方面: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流灌溉等。這些問題在滔滔汩汩的岷江上容易解決嗎?春秋戰國之世又有何機械可用呢?
岷江發源於四川北部的岷山,是匯入長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岷江口是長江中上游的分界點,岷江水流量大、流速湍急。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發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公元前272年,秦國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來到蜀郡擔任郡守。他要把岷江改道,引水經過成都,首先就要在玉壘山開鑿一個山口,才能使岷江水暢通流向東邊。由於這山口很重要,故名之為「寶瓶口」。因它的功能是可以減少西邊江水的流量,使西邊江水不再氾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的乾旱,灌溉那邊的良田,這是治水的關鍵,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開鑿「寶瓶口」,是容易的工程嗎?當時又未有炸藥、起重機,怎辦?李冰竟然想出一個土炮方法,就是用「火燒水澆」的方式,簡單地說就是用「熱脹冷縮」原理。
他先選定一個位置,然後用火燒岩石,讓其熾熱時用水急澆,令其熱脹冷縮而迸裂疏鬆,繼而容易開鑿,這方法使原本最少30年才完成的工程,8年就完成了。
在寶瓶口完成後,李冰父子率眾在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堤堰。他們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狀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就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由「魚嘴」伸延向後的一道大堤,起蚢j江逼水的作用,名為「金剛堤」。它彎彎的,凹岸向內江,凸背向外江,而這河流彎道環流的原理,竟造成「二八分沙」和「四六分水」的效果。
所謂「二八分沙」,是指在魚嘴分流後,內江處於凹岸,外江處於凸岸,根據彎道的水流規律,表層水流流向凹岸,底層水流流向凸岸,因此隨洪水而下的砂石大部分隨底層水流流向外江,小部分流向內江,比率大約二八之比。
所謂「四六分水」,是指在冬、春枯水季節,岷江水位較低,河流主流線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將約六成的江水導入內江,四成的江水導入外江,保證了灌溉區的用水量;到夏、秋洪水季節,岷江水位相對升高,河流主流線相對變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將六成的江水排入外江,四成的江水注入內江,恰巧成四六之比。
至於「飛沙堰」,是為了進一步起到洩洪排沙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當水量較大時,溢洪道自動洩洪,使多餘的內江的水排入外江。另一方面,河道利用江水直沖水底崖壁而產生的漩流衝力,將泥沙從河道側面的飛沙堰「飛」起排走,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了。
工程對水量控制也有微調的,就是利用一些「榪槎」來改變兩江的分流比例。榪槎是一種以數根圓木為骨架,外覆竹蓆,內灌泥沙的截流物體。只要在一側的江面放置若干座榪槎,便能減少該側的水量,造成有效調節。
李冰也有一套「深淘灘、低作堰」的維護制度,適當地排洪排沙,相信此工程仍可再造福千年。 ■雨亭 (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