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陳家強:沒有任何因素會令聯匯脫u

2020-06-24
■ 陳家強指出,今次經濟危機是長期的,而且要視乎疫情發展,才知道會否轉變成新金融危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陳家強指出,今次經濟危機是長期的,而且要視乎疫情發展,才知道會否轉變成新金融危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本港聯繫匯率制度實施逾36年,經歷過多次危機,最觸目的肯定是19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其時亞洲多個國家貨幣受狙擊,曾被譽為亞洲經濟奇跡的泰、印、星、日和韓等無一倖免,最終只有香港安度危機。事隔20多年,隨茈輕銆幫妐邦窵銊炾磞w法,再有金融大鱷伺機興風作浪。前財庫局局長、科大工商管理學院兼任教授及院長資深顧問陳家強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言,「想像不到有任何因素會令聯匯脫u。」他又表示,本港底子夠厚,深信有能力應付外來挑戰。■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在本港金融界打滾多年的陳家強,上世紀90年代已加入科大商學院執教鞭,2007年接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至2017年退任,上任翌年就遇上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曾協助政府處理雷曼迷債苦主賠償等,他任內其中一項職責就是確保本港金融體系有效運作。

對本港金融史如數家珍的他形容,「聯匯好獨特,由1983年底至今,市場對港元聯匯制度信心很強。」他指,市場對匯率機制信心主要建基於幾項元素,包括市場信不信政府會維持機制、政府有否機制及外匯去支持聯匯等。

聯匯由1983年底實施至今,經歷過87年股災、90年波斯灣戰爭、92年歐洲匯率機制危機、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及97亞洲金融危機,至今仍屹立不倒。97亞洲金融危機時,由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而起,骨牌效應下,亞洲大多數地區的貨幣和資產價格暴跌30%至40%。香港更一度成為國際炒家主要戰場之一。

98年成功捍衛 擊退炒家

陳家強憶述,「97、98年金融風暴顯示港府有政策及決心去維持聯匯,尤其98後全亞洲的貨幣都貶值,當時貶值幅度驚人,香港仍堅守聯匯。」他認為,事件令很多市場觀察者刮目相看,因為當時港府在面對極大金融危機下,加上通縮及經濟困難問題,亦未有退縮,未有如其他國家政府般選擇貶值,甚至公務員減人工都要守住。

他認為,自此之後市場對聯匯投下信心一票,亦是香港長期競爭力所在。「過去多年來,香港因為有聯匯、一個如此令人信得過的幣值,令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市場人士可以用港元集資,亦可以與美元掛u兌換。聯匯對於香港而言,除了在1984年解決政治問題外,亦是香港發展成為金融中心後一個向心力。」

聯匯與金融中心地位掛u

1998年港府發動的金融保衛戰,相信不少港人都記憶猶新。而踏入2020年,隨茈輕銆幫妐邦窵銊炾磞w法,加上面對疫情打擊經濟及社會事件等帶來隱憂之下,市場上謠言四起,金融大鱷再次對聯匯虎視耽耽,甚至有對沖基金揚言以200倍槓桿賭18個月內聯匯崩潰。

多年來雖有不少國際炒家聲言狙擊港元,但都無功而還。陳家強認為,中央及香港政府都一樣希望保持本港金融中心地位,而聯匯是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一項重要因素,「因此不少對沖基金都希望試一下,但他們不可以低估我們要堅守聯匯的決心。」

香港有足夠彈藥支撐聯匯

陳家強重申,聯匯是港府的承諾,而香港亦有彈藥去支撐聯匯,加上中央亦會支持香港,所以不認為聯匯會出現任何問題。被問到要有何因素出現,才有機會令聯匯脫u,陳家強思考良久後直言,「聯匯脫u是難以想像的,目前想像不到會有任何因素會令聯匯脫u。」

港區國安法沒有引起走資

港區國安法雖然至今仍然未有細節出台,不過不少國際企業、商界財金界等猛人,都率先開腔力撐港區國安法立法。

陳家強形容,「國安法是每一個地方都要做的事」,又指香港在推進國安法立法過程中,一般市場表現相對平靜。

股匯市場表現平靜

全國人大上月通過訂立港區國安法決定,本月正式審議港區國安法,料近期便會付諸表決通過,並且在香港實施。雖然港區國安法落實在即,不過由於條文細節暫時欠奉,市場上不少別有用心者散播謠言,又指本港將出現大規模走資等。

陳家強坦言,港區國安法正在推進之中,政治上有聲音質疑港區國安法是否干預香港,亦有對沖基金指港元可能會守不住,不過就他觀察而言,市場現時仍相當平靜,無論是港股或港匯亦較為平靜。

而港匯在本月多次觸發7.75強方兌換保證,反映資金正持續流入本港。

多間國際機構已先後表態支持港區國安法立法,陳家強強調,國安法是每一個地方都要做的事,雖然現時市場有不少聲音,他希望日後在港區國安法出爐後,市場會知道有關法案是符合基本法,並且是不需要擔心的。

港底子厚 有能力應付危機

疫情等打擊下,香港今年首季經濟按年收縮8.9%,為歷來最大跌幅。面對今次難關,曾掌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逾10年的陳家強在訪問中,對香港投以信心一票。他認為,現時本港整體情況並非特別差,加上香港底子夠厚、無負債兼擁有龐大外匯基金,相信香港有能力、有底氣應付是次危機,又指香港地位獨特無可取代。

陳家強形容,現時一般香港大企業底子亦很厚,主要是旅遊業較差、航空業或小本經營等亦較為艱難,「未來很多人就算不失業、都可能要面對減人工情況」,不過他相信事件不會令資產質素下降,主因香港大企業資產質素高,加上本地銀行業非常穩健。

復甦需時 經濟調整難免

政府早前已推出兩輪紓困措施,陳家強認為本港現時情況仍不俗,主因有政府保就業計劃,本港現時失業率並非特別高,故在本港現階段各方面亦較為理想下,他希望各方面能頂住。

不過,他亦認為香港本輪調整期是難以避免,主因本港經濟未見起色、加上旅業恢復需時,料商舖租金構成壓力,為本港經濟帶來調整期,不過他相信在商舖租金減、成本減少下,或吸引新經濟活動。

展望未來,陳家強認為香港增長動力一定離不開金融及投資,其次旅業亦有望恢復,加上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將趨向內需及內部投資,他相信香港在大灣區可有所發揮,而以往香港對內地需要的醫療、保險、投資,香港表現都非常出色,相信將來香港對大灣區及「十四五」計劃都有其重要角色。

新加坡難取代香港

問到現時地緣政治風險日增,未來會否打破全球頂級金融中心「紐倫港」格局?陳家強認為,「香港地位非常獨特,而香港一定是亞洲及中國最出色的國際金融中心,看不到有其他地方可以取代香港的角色」,他亦提到不少人質疑新加坡會否取代香港,但他認為新加坡仍然較難取代香港,主要是為中國企業進行融資及營運等,香港仍然是市場人士首選,因此他對本港維持紐倫港地位非常有信心。

疫情無了期 憂水盡全球再爆危機

歷史總會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12年後,新冠疫情悄然掩至,各國實施封城、主要央行放水為市場「急救」。然而企業財困、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驟升問題仍逐漸浮面,市場觀望新金融危機是否一觸即發。陳家強認為,今次經濟危機是長期的,而且要視乎疫情發展,才知道會否轉變成新金融危機,目前對歐洲及發展中國家情況尤為擔心。

疫情全球大爆發,令商業活動陷入停擺,歐美更成重災區,對各國經濟帶來的傷害在今年首季經濟數據中亦可略窺一二:歐元區今年首季GDP按季減 3.8%,為25年來最大跌幅;美國首季GDP按季收縮5%,亦是自2009年大衰退以來表現最差。

陳家強指,今次疫情對經濟破壞極大,失業率大大高於市場預期,因此在面對疫情下,「各主要央行進行的QE及放水措施是前所未有地快,主要是吸收11年前的經驗,經濟大跌時央行角色是需要穩定市場信心。」他認為這些措施是完全正確並符合預期,而下一步則需要政府在財政上支持企業。

政府需出手 避免新一輪危機

「很多人突然失業及面臨破產等,若無政府支持,有部分企業破產後或帶來長期的經濟破壞,未必可在短時間內重組及復原,而很多人失業後會對社會帶來很大損傷,因此政府在財政政策上泵水是需要的。」陳家強指出。

他強調,若政府不對受影響企業伸出援手,一旦企業大U,隨時演變成新一輪金融危機。「政府最不想見到的,是由疫情引起經濟下滑、再演變成金融危機,因此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截斷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所以過去一段時間,不同政府及央行所進行的放水措施都是正確。」

目前多國疫情表現反覆,同時亦面對經濟增長乏力等後患。陳家強直言,「不幸的是疫情未完結,現時只是過了第一階段,未來或更慘。所以政府推出第一波的經濟支持,在經濟仍未復甦之際,亦要推出次輪的經濟支持。」

今次危機長久 憂部分政府缺水

不過他坦言,此做法亦有風險,主要是部分政府開始不夠錢,不可以再用財政支持,雖然他認為央行仍有空間可以繼續放水。「若疫情仍一波波再來,當政府救市能力受質疑時,股市亦會很大下調」。他形容今次經濟危機是長期的,但希望不會演變成金融危機。

至於何時才是危險訊號?陳家強則較為擔心歐洲及發展中國家的情況,「歐洲國家雖然都處於歐元區,但並非沿用統一的貨幣政策,所以當個別成員國出現問題時,都可能產生歐元區問題,目前仍需要觀察;至於發展中國家,如若有些國家出事,亦可能會影響國際金融信心」。

美國富有 疫情嚴重也不用擔心

不過陳家強並不擔心美國會出現問題,主因當地疫情雖然很嚴重,不過美國政府富有兼可以印銀紙,他相信美國有能力處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