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消夏舊味一樁樁

2020-07-01

傅 昱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綠樹蔭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古人在榴火爭艷、晝長人倦的盛夏堮蠵i時光,往往會尋幽館芳林,於優遊閒適中放遊身心,銷盡夏日暑氣。

漢代,已經有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大型納涼器具橫空出世,其消暑效果相當可觀。《西京雜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唐代時,出現了供人消暑的「涼屋」。「涼屋」傍水而建,採用水流推水車推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任水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

唐王朝甚至還規定,盛暑酌免群臣朝參。開成三年(838年)夏,天氣巨熱,詩人姚合與同僚們趁假遊覽曲江,寫下清新詩句:「暑月放朝頻,青槐路絕塵。雨晴江色出,風動草香新。」而更多的官僚士大夫,則選擇在園林別業消暑雅集。《開元天寶遺事》載:「長安富家子......每至暑伏中,各於林亭內植畫柱,以錦綺結為涼棚......為避暑之會。」

「輞川別業」是唐代著名的私家園林,詩人王維常在此宴客消暑。「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白居易也曾在自家園林作詩:「何處堪避暑,林間背日樓......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說到消夏避暑,最為奔放前衛的要數詩仙李白了。他在《夏日山中》寫道:「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宋代司馬光曾設「獨樂園」,進行避暑營造。用厚牆壁和瓦屋頂來抵禦烈日,營建室內良好的通風環境,室中央鑿沼池,引水貫宇下,繞庭四隅,發揮增濕降溫作用。在宋人畫作《風簷展卷圖》中,一間傍山臨水、三面居室環抱在長松修竹間,主人身茷K服,右執羽扇,真實地反映了宋代的避暑生活。

千竿竹翠,水閣透虛涼。琥珀盞盈紅濕處,水晶簾媥K風光。有竹的地方有陰涼,有水的地方生清風。西湖是南宋人夏季避暑的上佳之地,人們或將遊船停泊在柳樹濃蔭下,飲酒納涼;或敞茼蝏n釣魚,到月亮升起時方回家;或乘坐寬敞通風的大船,躺在竹蓆寢具上,時不時到湖中洗個澡,可謂好不愜意。

在炎炎夏日堙A林木b鬱的高山寺廟帶來的不僅有外在清涼,還有內在心靜。白居易曾有「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的佳句,王維感同身受,在《苦熱行》有云--「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王維和白居易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即便不在佛寺之中,只要身心放鬆紓緩,自然不覺暑熱。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其實,身體的燥熱多半緣自心態浮躁,萬事不理,心自清涼。古人把消夏之心上升到個人修養和人生境界,乃身心向內的實操。當時沒有空調、冰箱,但他們長於納涼湖心、避暑竹林、高臥北窗、碧池賞荷、夜宿談月......一樣把盛夏過得有滋有味。

民國時的文人,喜愛躺在竹椅堜徆Q茖麻床單的床上看漫畫,讓晚風徐徐吹過,也有無限的愜意。豐子愷漫畫《折荷圖》,畫兩個孩子玩荷葉,頭上都戴荷葉帽,顯然剛剛採蓮歸來。《種瓜得瓜》寫意碩大無比的綠皮大西瓜駝在男孩背上,一女孩在後面托瓜,兩人齊心合力地運瓜前行,可真笑煞人。還有《鑼鼓響》中的老奶奶,手拿茪@把蒲扇,邁茪p腳去看戲,也很耐看。其實,煩夏莫如賞夏,把消夏過成詩情畫意,最妙。清代文人袁枚曾以《消夏》為題賦詩:「不茼蝡a近半年,水雲深處抱花眠。平生自想無官樂,第一驕人六月天。」袁枚「不茼蝡a」,有點兒像與李白「裸體青林」的隔空對話:二人均不顧世俗,融入自然,獨得其樂。杜甫消夏詩句意境也很美:「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孟浩然有妙詩「散髮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講求沒什麼比靜謐心態更輕鬆釋懷。在水邊寫過許多好詞的蘇東坡,也樂於暑期納涼,因有「水殿風來暗香滿」的妙語。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則喜獨在池畔柳蔭下,支張胡床吹涼風。他在《納涼》媦g道:「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詩豪劉禹錫也深諳此道,醉於山林水榭之外,尋一避暑去處--水亭。「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詩中的「水閣」,是唐朝王公貴族們建的「空調房」,也便是前文所講的「涼屋」。閣內自生清涼,簾外有翠竹紅蓮可賞,幾個好友圍坐簟席之上,飲酒賦詩消暑,想想就是一種曠達的享受。如果天氣實在太熱了,古人就會從冰窖堥來早已貯存好的冰塊。最早的冰窖出現在周代,頭年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於冰窖中,到第二年夏,便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或白雪,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盤不斷散發涼氣,與冬季火爐的作用正好相反。到明清時,大戶人家喜歡把鑿孔於地的矮盆景移開,置放一桶冰水,涼氣滿屋。

古人採冰頗講究,先在天不太冷時用「冰R」將冰面切斷成一平方米大小的方塊,不動;然後,被切斷的冰塊下面繼續結冰加厚,按原來斷口再切,這樣冰塊就會上浮一些。如此反覆,一直度過三九天,冰塊頗巨;起冰時,用撓u將切斷的冰塊拉上岸,運至冰窖埵佳W儲藏。唐宋時,有一種「酥山」甜點在盛宴上出現,製作類似採冰,冬日成形後於冰窖中牢牢凝固,不變形不變質。酥山就是今日「奶油冰激凌」的前身。

有關消夏美食,《燕都小食品雜詠》有詠酸梅湯詩︰「梅湯冰鎮味酸甜,涼沁心脾六月寒。揮汗炙天難得此,一聞銅盞熱中寬。」解放之前,酸梅湯小販手持兩枚銅盞,敲響聲走街串巷售賣。酸梅湯是用烏梅、桂花、冰糖和蜜熬煎成湯,放涼後以冰鎮之。《本草綱目》講:酸梅湯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乏。京味酸梅湯以正陽門外大街「信遠齋」最出名。據傳是採用清宮御膳房秘方做的消暑解渴飲料,清涼可口,酸甜味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