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資訊爆炸,做父母的方法也有千百種,亦有不少意見在社交媒體上亂飛,就像和孩子在公園玩,旁邊的三姑六婆總會有意見發表,但社交媒體令這些意見多多的人更易接觸你。
明明每一個孩子都不同,但其他人總愛干涉你怎樣教怎樣養。由從前應不應該餵人奶、幾個月可以加固體食物,到現在幾歲應該開始學樂器、為何不讓孩子讀國際學校,都總要解釋一萬遍。就算不解釋,人家總有意見,有孩子或沒有孩子的,都有自己一套「教法」想灌輸給你。
人人的經濟環境不同,孩子的性格喜好也不同,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應該對自己為孩子選擇的路最有信心。近幾個月,因為又是選校季節,聽到不少家長分享,不得不佩服香港人的靈活性。
有個家長說,沒錢讓孩子讀國際學校,但又想孩子英文好,有國際視野,便租了新界的豪宅,讓孩子跟附近的外籍小童玩。雖然繼續唸本地學校,但打好英文基礎,孩子長大一點便搬出。他說,運算下來比國際學校學費便宜多了。碰巧疫情停課,同一屋苑的孩子更多時間相處,父母們還自組了小小戶外Playgroup,孩子不單有伴,英文也愈說愈流利。另一家長說,要逃避本地教育制度,但經濟所限,只能讀較便宜的私校,一放假就讓孩子到國際學校參加不同體育項目的訓練。
我們的孩子讀本地學校,課外活動就讓他們選多一點,找好的老師教香港學校較弱的運動及音樂。因為讀中文小學,書本和卡通都多看英文的,自己作為父母,為了填補本地課程的不足,要多花時間,但也可製造更多契機促進親子關係。
各師各法,為孩子的將來,父母絞盡腦汁,但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