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雙城記:沉寂之後

2020-07-31
■北京首都劇場。 作者供圖■北京首都劇場。 作者供圖

何冀平

1月份,全國戲院、電影院的全部工作是--退票。4月北京保利劇院上演我的話劇《德齡與慈禧》,承蒙觀眾厚愛門票很好賣,難得買到演出門票的朋友們百般不捨,也只能退票。自此6個月173天,人們再沒有進過劇場、影院。

約一個星期前,內地的朋友們走進了解封的電影院,疫情間香港影院開過兩次,在內地這是半年來的第一次。影院一般設在商廈高層,一路經過的服飾、衣帽、咖啡室、火鍋、酒樓、小食店一律大門緊閉,門鎖上落滿灰塵。進影院要全套檢查,比香港影院還多一項健康卡登記。

鐳射巨幕影院幾百個座位,只有十幾人落座,上座率不足百分之六,完全符合不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規定。開張第一周上映新片3部《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及第一部定檔的國產片《第一次的離別》,其餘是舊戲《誤殺》、《尋夢環遊記》、《當幸福來敲門》、《瘋狂動物城》、《風聲》、《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戰狼2》、《大話西遊》。《風聲》是2009年的電影,特殊的風格,強大的演員陣容,獲得2億多元人民幣票房,當年僅位列票房第七名,名列第一位的是4億多元人民幣票房的《2012》,人們吃着爆穀可樂,懷着看熱鬧的心情,觀賞這部依照瑪雅預言,描述世界末日的電影。《2012》的預言沒有在2012年成真,會不會在2020年或者2021年......目前看來還不至於。

全國電影院停止營業半年,票房損失超過300億元人民幣,據開張迎客這一個多星期的統計,2020年總票房可能達到近200億元人民幣。而去年這個時段的票房,是今年的十倍。

《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兩部新片,佔首周票房的一半,觀眾進影院還是希望看到新電影。人同此心,我進電影院的心情也一樣,看了兩部一般的戲,就沒興趣再進電影院,不論怎麼說,都是冒着感染病毒的風險。

同時,戲院也開張了,上海打頭陣,北京略晚。北京首都劇場首次開門迎客演出的劇目是《推銷員之死》,以半演出半朗讀的方式。人藝的舞台後台設有一塊大黑板,寫上每天上演的劇目,平時演出一場就劃掉一場,提醒演職員注意,以免出錯。重新開張這一天,黑板是這樣寫的「7月26日《推銷員之死》下午2點直播,有觀眾」,「有觀眾」這3個字讓人不由一怔,演戲當然有觀眾,現在反成了特例。觀眾再次走進影院戲院的消息,還是從心底感到高興,不論什麼樣的開張方式都值得紀念,紀念的是,人們沒有忘記電影和戲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