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王家衛
近年來有不少對新導演的批評,認為儘管他們的作品風格強烈,卻總是擺脫不了前輩導演的影子。張林翰談到自己對王家衛的認識:「法國新浪潮導演是他的偶像,不難發現其實他也模仿了那些導演的風格,但特別之處就是他將那些風格嫁接到香港本土文化上,就變成了一種原創性轉化。」張林翰認為純粹原創的藝術創作並不存在,而新導演要做的就是學習和吸收其他導演的表現手法、敘事風格,甚至小到運鏡技巧,但最終目的還是嫁接、運用到自己的故事中。
學電影要先考大學?
張林翰認為,不是必須進入大學才可以開始學習電影,電影啟蒙教育開始得早,更有利於下一代電影人才的栽培。他建議在高中階段開設電影探索課,讓學生們有機會在較低年齡就接觸多媒體、了解電影製作程序。高中時曾接觸的電影課程就是他電影啟蒙的開端,令他發現原來自己的觀影選擇有慣性,導致忽略了許多好的電影。「荷里活電影發行力度大,觀眾就會不自覺地選擇多看它,本港或其他國家的文藝片宣傳力度小,觀眾就忽視它。」他認為,如果更多學校能夠安排電影課程,就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觀影審美,對電影行業有興趣的人,也更有希望在未來做出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