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學者倡公園角色重新定位

2020-11-11
■在九龍公園內有各種活動進行。■在九龍公園內有各種活動進行。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宗誠指出,郊外地區、綠色用地(如公園)和公共空間大都為戶外環境,對長期留家抗疫疲勞的市民提供了短暫休閒和身心歇息的地方,上下班途中或周末假日,市民經過公園,亦可紓緩長期困在室內空間的壓力。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郭瓊瑩亦談到,疫情期間一些開放性空間包括公園綠地、郊山步徑等的重要性。她指出,「這些平時視為欠缺直接商業經濟效能的留白空間,反而在疫情期間成為各國居民的低風險庇護所。」

公園如都市肺部,讓市民有喘息空間,也承載城市生態系統發展。無論像墨西哥建築師Mauricio Rocha以實現群體交流為由建議疫後營造更多公共空間如公園,或如郭瓊瑩所指「在尖端科技競逐的潮流中,最傳統基本的『公園綠地』仍有其永續性競爭力」,都可反映出後疫情時代公園的角色將重新定義。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截至本年3月31日,全港共有大型公園26個,公園、花園及休憩處共1,583個。既然公園如此重要,也應深思如何進行「改革」,有朝一日世紀疫症再來襲,優質的公園能成為庇護市民的後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