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文山字水樂春風】建文帝增權削藩 皇叔出兵清君側

2020-12-09

野史傳說,明太祖朱元璋開基立業,定都南京,並修築高牆以求高枕無憂。一次,他問據說能預知未來的劉伯溫,有誰能飛過高牆,這位有神算之稱的劉伯溫答:「燕可飛過。」是否一語成讖呢?

朱元璋建立皇朝後,為鞏固皇權,不惜大興案獄,誅殺不少功臣名將。怎料他死後僅三年,自己看重的兒子和孫子,竟上演一幕全國性的血拚,激烈程度實不下北伐元朝和中原逐鹿,史稱「靖難之變」。

很多史家都批評,甚至指責,發起要「清君側」的燕王朱棣,說他起兵的口號是要清除皇帝身邊的小人、佞臣。實際的目的,是要謀奪帝位。

當時的皇帝,是朱元璋的嫡孫朱允炆,而燕王朱棣則是朱元璋的第四子。這場血拚,可算是叔侄之爭。

朱棣娶了徐達的大女兒為妻,朱棣也隨徐達東征西戰多年,在對付元朝殘餘力量乃兒不花的反攻時,他表現英勇。而他也說所有打仗的本領,都是岳丈徐達所教。

皇長子朱標,生性怯弱,崇文而厭武,寬容而溫和。洪武25年,太子朱標盛年病逝,朱元璋把15歲的朱允炆立為皇太孫,即儲君。那是因為朱元璋認為嫡長子不在,便立嫡長孫,想為王朝之繼承立下規矩,以絕後世紛爭。

而且,他為鞏固皇權,已先後利用「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大殺功臣良將。何況徐達、常遇春已死,更加沒有悍將權臣威脅皇權。

皇長孫朱允炆也是重文尚儒的人,曾向太祖請求,修減《大明律》中一些嚴苛條文,深得人心。而朱元璋留給他的幾個顧命大臣,如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都是一等一的學者,希望用儒家的修齊治平理念治國。

太祖駕崩,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這些大儒積極輔助他。他們狀元出身,精於禮法,卻拙於管治,竟妄圖重拾千百年前的漢代策略,宣揚天地演化論和聖王概念,這無異是開法律規章的倒車。

他們的理想並不適合當時的客觀環境,反而害慘了建文帝。要知那時候朝廷大將都被其祖父清洗淨盡,或砍頭、或流放,甚至滅族。反而幾位雄才大略、手握雄兵的皇叔,正虎視眈眈。即位才數月的建文帝,就準備為增皇權而削藩。

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分據天下重鎮,並握重兵,目的在抗拒外族和鞏固皇權。可惜建文帝上位伊始,即禁諸王奔喪,大削叔叔們的王權封地,劃地圈禁。又扣押一些堂兄弟為人質,更脅迫皇叔去誣衊另一皇叔,然後派員捕殺,迫害不少親人。

建文帝先拿五皇叔周王朱橚開刀,這是四叔朱棣的同母親弟。二叔、三叔早死於洪武後期,連五叔也垮台,朱棣又怎不兔死狐悲?洪武朝時,分封的諸藩鎮中,以秦、晉、寧、燕較大。其中又以燕王朱棣實力最強。

燕王朱棣軍功顯著,節制邊境各鎮,甚有威名,乃朱元璋26個兒子中,最值看重的。若不是朱元璋嫡長觀念太深,他應是最理想的繼位人。

建文帝為圖先發制人,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司,控制軍政之權。另又屯兵開平、山海關一帶,挾制和調走燕王軍力。

怎料朱棣以計擒殺張昺、謝貴,只憑燕王府800護衛夜奪北平九門,擊潰外圍的十萬雄師,的確彪悍。佔據北平為根基後,即以「尊祖訓、清君側」為號,要誅奸臣黃子澄、齊泰,舉「靖難」之旗,誓師南征。

朱元璋曾制定的《皇明祖訓》說過:「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朱棣說是奉先帝密詔而起兵,出師有名了。

「靖難之變」歷時三年多,朱棣驍勇善戰,手下諸將中,以朱能最善戰,張玉則善謀。他也非一帆風順,幾次燕軍兵敗,都靠朱能反敗而勝。朱能曾言:「漢高十戰九敗,終有天下,今小挫輒歸,更能北面事人耶?」

聽到此言,將帥奮起,雄心再振。又知建文帝以李景隆為帥,統50萬大軍北征。大喜,說此人:「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況未嘗習兵,以50萬付之,是自坑之矣。」

果然,這位李景隆連戰連敗,到燕軍兵臨南京城下,開門迎降的就是他。南京城破後,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是為成祖,改元永樂。

■雨亭 (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逢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