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言必有中】寫「別」字 錯了嗎?

2020-12-09

早前有小學生在中文作業中被老師圈出了一個「别」字,老師請學生改正為「別」,並解釋此字左下方不穿頭,即不能寫作「另」字。家長不太確定兩字是否有正誤之分,便放到網上徵求意見。帖文引起不少網民回覆,成為一時熱話。

較多網民表示,他們自小使用「別」的寫法,不穿頭,有的更直言從未見過「别」字。習慣使用「别」的網民相對較少,他們指自己當年讀書時在習字、書法作業中,皆寫為「别」,下面從「力」,反而以為「別」的出現是因電腦字體規範所造成。

要推測答案,我們不妨從字的意義入手。大除本《說文解字》把「別」歸入「冎」部,其義為:「分解也。从冎,从刀。」「分解」有分開、分離之意。「別」的左邊部分是「冎」變形而成,指一個人的頭骨,屬象形字;「刀」是「別」的右邊部分,也是「分解」的工具。「別」字雖作「分解」義,但包含了「用刀割肉致離骨」之義涵,相當於今日「剮」的意思。大除本《說文解字》「八」部中另載有一個「𠔁」字,此字跟「別」亦有關連:「分也。从重八。八,別也。……《孝經說》曰:「故上下有別。」,《玉篇.八部》謂此字「古作別」,認為先有「別」再有「𠔁」,「𠔁」為「別」之異體。無論孰先孰後,我們至少知道古人曾用「別」、「𠔁」來解釋差距、區別。今日的「別」字,兼有表達分離及區別之意,大抵承襲了古義。

依「別」字从「冎」从「刀」,冎字下方為「冂」,但因「冎」本來是象形字,所以沒有上下分開尋義的道理。其形本為上大下小,是人頭骨的整體,上面為頭骨隆起的部分,下面是頭骨較小的部位。「别」字左邊作「另」,「另」字在《說文解字》、《玉篇》等均無收錄。要到遼代僧人釋行均的《龍龕手鑑》才見此字,但又只見於宋刻本而未見於高麗本。那麼,作為偏旁的話,「別」字左偏旁是否有跟「另」字混寫的情況出現呢?答案是有的。不單「另」字,「叧」字也湊了個熱鬧。就以「拐」字為例,其右偏旁「叧」在《龍龕手鑑》作「另」,但《欽定四庫全書》本的《廣韻》作「叧」、《古逸叢書》本《廣韻》卻作「別」的左偏旁;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版本、哈佛燕京圖書館的明《正字通》又作「叧」。

北宋《集韻》對「叧」有這樣的解釋:「《說文》: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頭隆,或作叧、剮。」南宋韓道昭《五音集韻》把「叧」與「冎」、「剮」兩項並置,同樣解其為「剔人肉至其骨」。可見,「別」字左偏旁「冎」有時又會跟「叧」字混用。

元代李文仲的《字鑑》對「別」有這樣的分析:「隸作『別』。俗從『力』作『别』,誤。」道出「別」為正、「别」為俗的見解。要寫出來正其寫法,其實又反映了古時兩字已經被混寫了。由是可推,「別」的寫法應該較「别」字符合古義。

查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所編制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同樣以「別」字為正字而無收「别」字,教育局及該位小學老師的判斷可謂合理。只是,「別」字暗藏頭隆骨,講解給小學生知道時,可能要用點技巧啦!

■郭錦鴻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助理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