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性差 反應慢 尿頻密 眼鼻舌全變弱
「醫生已告知我藥物有副作用,但沒想到這麼快,這麼嚴重。」55歲的何漢文是新冠肺炎復康者,歷經逾兩星期的治療,一度對相關藥物無反應,被醫生斷定「無藥可救」,最後把心一橫落重藥,命仔執得返,後遺症卻避不過。「康復3個幾月,機能仍全方位下降,記憶力下降;反應減慢;嗅覺、味覺、視覺靈敏度都差驉A仲有尿頻問題。」他頂荋_康者或被歧視的壓力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只為以親身抗疫經歷揭露新冠病毒恐怖的真面目,提醒大家不要視新冠肺炎是「傷風感冒咁簡單」,「我]唔知病毒幾時搵上你,任何人都有可能中招,要時刻做好防疫措施。」■文/圖: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本身是東九龍居民委員會主席的何漢文一直在疫情重災區慈雲山服務,儘管已時刻注意防感染,但仍避不過,於8月3日確診。「之前已知有同事確診,我之後也有少許咳嗽,為求安心,立即進行核酸檢測,無諗過真係中驉C」
醫生一度表示束手無策
當時,他的病徵並不明顯,自以為病情輕微,詎料藥物副作用在他入院不久已湧現,「入隔離病房頭6天,一食完藥就開始感到情緒低落,更會出現幻覺,在半睡半醒間見到已過世的親人。」
這些對一般確診者有效的藥物,對他來說除了帶來副作用外,其他療效極微,病毒量一直高企不下。入院第九天,醫生一度束手無策,告訴他:「現在都不知道怎麼治療了。」何漢文聽到這番說話腦海一片空白,更打擊他的是,同病房的年輕確診者病情惡化轉到深切治療部,他一度絕望地想:「冇得救,要做好最壞打算。」
在絕處中,顧問醫生提出採用類固醇治療。當時,醫生已說明此藥副作用不輕,何漢文把心一橫博一博,持續11天的高燒,終於在他服用類固醇後得以退燒。「當時只想荇a中的妻子和3名兒子,咬緊牙關為自己打氣。」
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治療和悉心照料下,終於在住院19天後康復出院。但他仍半信半疑:「病毒量係跌驉A但當時我仍有咳嗽和腹瀉等病徵,好擔心出院回家會感染家人。」故他出院後入住酒店自我隔離多8天,直到症狀基本消退才敢回家。
走過「死過翻生」的康復路,迎面而來是嚴重的後遺症。他在家休養半個月後才重新工作,但至今仍覺得身體機能全方位下降,包括記憶力下降、體能不足、反應緩慢,嗅覺、味覺、視覺靈敏度下降,他說:「康復初期會一直聞到怪味,現在才改善。」
開車行熟悉路段突迷路
不過善忘問題就一直無好轉,「時常在開會中途唔記得自己接下來要講咩,就連有時開車,在熟悉的路段上,唔記得應該點樣走。」對生活造成最大困擾是體能和反應力下降,「我以前身體好健壯,現在搬幾箱20磅的東西就『扯哈』(氣促),走幾十級樓梯要停下休息,開車也必須更加小心。」
體檢後,發現他的肺部已有10%纖維化,屬於永久性損傷。另一嚴重的後遺症是治療過程中,服用止咳水帶來泌尿系統損傷。他曾在10月以志願者身份參加中大醫學院的新冠後遺症研究,證實其膀胱和腎臟已出現問題,需要繼續服藥治療。
猶幸,家人和同事的理解給予何漢文溫暖和支持,「雖然我身體不如之前,但我仍想以一個親歷者、警示者的身份,發揮帶頭作用,幫助社區抗疫。」
見年輕人轉深切治療部
經過近一年的抗疫,不少市民已現抗疫疲勞,有人更有僥倖心態,甚至將新冠肺炎形容是「病情重少少的傷風感冒」,但何漢文以親身經歷警惕公眾:「不同的人會出現不同的後遺症,有囍~輕人甚至不用服藥,但我也見過年輕人轉到深切治療部,因此奉勸各位千萬要做好防疫措施,時刻謹記,因為你不知道病毒幾時搵上門。」
美國醫學會報告
感染新冠病毒康復患者在出院兩個月後
感覺疲勞佔53.1%
呼吸困難佔43.4%
關節疼痛佔27.3%
胸部疼痛佔21.7%
有一兩種後遺症佔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