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們介紹了白居易,這一次我們將介紹他的好友--元稹。元稹,字微之,河南人,早年喪父,跟隨母親鄭氏回娘家生活。後來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元稹為人放蕩不羈,曾身居要職,也曾遠謫邊疆。他曾與宦官對抗,晚年又與宦交好,一生可謂是多姿多彩。其詩歌成就與白居易相比,自然是略遜一籌。但仍有佳作傳世,這一回我們可以略看幾首他的作品。
元稹的詩作題材頗為廣泛,由於和白居易推行「新樂府運動」,不少詩歌也是從寫實角度出發。例如《行宮》這首短詩,抒發了興衰之嘆。在那曾經繁華的行宮之中,開滿了紅花,行宮卻顯得更冷清。在那行宮內,那年華老去的宮女坐在荒涼的行宮內,訴說茈宗時的點點滴滴。紅花和白頭宮女作對比,紅花盛開一年勝一年,但人卻在無情的歲月之中添增年歲。全詩不寫昔日光輝,卻在字埵瘨′y露出陣陣的盛衰之感。全詩正是: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他也有詠物詩,他曾以菊花為題材,先寫秋天時分被群菊包圍,頗有陶潛的意境。賞菊之時,不知日落西山。是否他最愛菊花呢?他又表示非也,只是秋菊之後再無花可賞。看似不愛,實為鍾愛,只有菊花才能飽經風霜,更顯其難能可貴。前兩句寫賞菊意境,第三句筆鋒一轉,第四句又再轉,增加了詩歌的細緻。全詩正是: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除了以上的兩首小詩外,他寫的《遣悲懷》三首最為人所傳誦。三首詩歌如下: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這三組詩歌是元稹悼念原配妻子韋叢之作,三首詩歌情真意切,感人甚深。第一首詩追憶往日的艱苦處境,「無衣」、「沽酒拔金」、「野蔬充膳」等都可見家境清貧,但妻子卻能處處體貼關懷。到了今天生活開始有改善了,但卻偏偏陰陽相隔,共患難卻未能共富貴,予人深深的無力感。
第二首詩承上而來,描寫妻子離開之後的場景,當日戲言死後要把自己的衣服散盡,今天卻已成真。當看見曾跟從你的奴僕,愛屋及烏,心中也多了幾分的憐愛。但想到夫妻無法再一起生活,不禁喟然嘆道:「貧賤夫妻百事哀」。
第三首則由妻子早逝聯想到人生短暫,作為全詩總結,奠下悲傷的基調。「百年都是幾多時」,百年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對早逝的妻子而言百年是漫長的,也突顯他無法承受那喪妻之痛。再借鄧攸、潘岳的典故希望來生再能續夫妻之情。但長夜漫漫,終無法安睡,再將自己對妻子之情深深化。
元稹的詩作淺顯易懂,他的作品中流露了濃厚的文人氣息,值得我們再三研讀。
●心台 中學中文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