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古道今談】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2021-03-22

有人請教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見《論語.憲問》)這裡有三種態度:第一是以德報怨,第二是以直報怨,第三是以德報德。就以德報怨而言,老子曾說「大小多少,報怨以德」(《道德經》六十三章),意思是無論事情的性質與影響如何,一律以德報怨。這是就國際問題而言,是外交態度,要照顧當下及未來的發展,故國與國之間不怨怨相報,而是以德報怨,主動化解怨仇,才能成就大事,就如歐洲諸國在二戰後對德國不用以德報怨的態度,歐盟沒有可能成立。

就人際關係而言,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道德經》七十九章)「和大怨」鄰於「以德報怨」,「必有餘怨」顯示無法妥善解決問題。孔子就「以德報怨」之說反問「何以報德」?帶出了價值判斷以及理性原則,即公平與否和合理與否的問題。恩與怨是兩極,感受亦完全相反,如以同一種心態回應,只反映受者事理不明,善惡不分而已。

此外,行惡者如心性駁雜不純,報之以德只會強化其惡念,並起了鼓勵壞人作惡的嚴重後果。

「以直報怨」,直故不隱不曲,是則為是,非則為非。就人性而言,有一等人性情陰暗,專以損人為事,對這類人用感化方式是無效的,只有以「直」待之,暴露其陰險,才能令其有所收斂。人格與國格相類,德國侵略他國,知錯能改,真誠懺悔;日本則拒不認錯,並用歪理開脫。對有國格者可以德報怨,但對喪失國格者則必須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反映了德性的感通,以及理性的充分表現。施德者必出於善感,報之以德即是善應。行善者雖或不望報,但以德報德總是令人心安。能否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是考驗一個人的社交能力,也檢測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如果待人處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論語.顏淵》),則此人必定是任情縱欲的庸劣之輩。

孔子之教不但指出為人處事背後的價值觀,而且是合乎人之常情的處事原則。對於人倫關係的論述,還是儒家最為平實,這也說明何以道佛二教皆以儒家思想為其入世準則。

鄧立光(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主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