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古經今品】禮崩樂壞 禍亂之由

2021-03-22

「禮」,可指「禮貌」,也可表示「禮儀」,更可代表「典章制度」。儒家重「禮」之本,這個傳統自孔子始。

「儒」在孔子以前,以掌管禮儀為業,上自天子祭天,下至平民喪葬,都需要「儒」來參與禮儀。不過,以往的「儒」,只注重「禮」的技術操作層面,而孔子則深入思考「禮」的本質,主張「禮樂治國」。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其時雖有周天子,但周室衰微,諸侯各自在其國土發展勢力,與王者無異。諸侯的處境也好不了多少,他們要面對內憂外患,以魯國為例,於昭公、定公在位時,朝政被孟孫、叔孫、季孫三家大夫所把持,他們不把魯君和周天子放在眼內。

孔子曾抨擊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意即舞隊的行列。八佾舞,本來是天子才可用的,大夫只能用四佾,但季氏公然僭禮,敗壞朝綱。孔子對僭禮亂政之事深惡痛絕,難怪他會說:「要是這種事是可以容忍的話,還有什麼事是不可容忍的呢?」言下之意,是季氏什麼都做得出,甚至弒君奪位也有可能,這是十分嚴厲的指控。

此外,三家大夫在家廟祭祀時,唱《雍》這首詩,詩中所講的是天子肅穆地主祭,諸侯來助祭。這首詩歌,只能在天子祭祀時唱,決不能用於大夫之家。季氏更公然祭泰山。按古禮,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下名山大川,諸侯只能祭其國土內的山川,而大夫不可祭山川。孔子得悉季氏要祭泰山卻無法阻止時,不禁慨嘆:「難道泰山的山神還不如林放嗎?」林放曾向孔子問禮,這句意謂連林放這樣一個平民也知禮,泰山的山神又怎會接受季氏的祭祀呢?  

從以上情況可見,孔子時的魯國確是「禮崩樂壞」,而這也是整個春秋時代天下「禮崩樂壞」的縮影。總括而言,一個社會要是沒有禮,或空有禮而人們不遵從,便變得一片混亂。每個時代都有一套價值及行為標準,如人們不遵守,上級無能,下級僭權,社會便會大亂。這是所有時代──包括現代,也適用的。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系主任)

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項目主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