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歷史今昔】姓氏名字號 各自有意思

2021-03-22
● 蘇東坡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 資料圖片● 蘇東坡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 資料圖片

筆者最近翻閱教材的時候,看到古代文學作品常附有其作者簡介,其中多先介紹作者姓甚名誰,字什麼和號什麼。筆者以之問學生,學生大多知其有分別,卻不知分別何在。今希望藉此欄目向讀者簡介中國古代繁瑣且與近代頗有差距的稱呼系統。

簡介之先,先說明兩個概念。第一,古代以「字」為概念單位,而非「詞」。「經濟」現今是一個概念,但古代「經」和「濟」便是經國和濟民兩個概念。同樣,「姓氏」和「名字」各為兩個概念,「姓」和「氏」要分開,「名」和「字」亦需分開。

第二,依照時代不同,稱呼系統也會有變化,雖當中有特例,但本文亦只大概說明其系統運作,不能一概而論。例如中國取名用字雕琢文雅,其實是漢朝之後的事,在此之前,文人取名不避粗鄙,如齊桓公名「小白」,估計現代人多以此稱呼寵物;鄭莊公名「寤生」,就是指他出生時是先出腳後出頭,取名敷衍。

姓:《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姓:「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原始人類社會為母系結構,故以姓代表女子所生子嗣,並以此區分不同的女性始祖。後來,母系社會轉成父系社會,「姓」便從區分女性始祖改為男性始祖。擁有同一「姓」的人們或會聚居,其統一的「姓」變成了族群的符號。

氏:由於人口繁衍,部落聚居的人口愈來愈多,於是又再拆分成子部落,此時便出現「氏」以進行區分,故一個人可同時擁有「姓」和「氏」兩個稱呼。「氏」出現的原因是多變的,如單純作為「姓」的分支,又可以是因封邑、官職、職業、貴族等原因而刻意將自己區分出來。

名:如果「姓」和「氏」是為區分一群人,那麼「名」和「字」便是要區分一個人,但其中又有分別。「名」是方便長輩,長輩稱呼後輩乃呼其「名」,而自己向長輩也需自稱其「名」,不可稱「字」。

字:如果說「名」是對長輩使用,那麼「字」便是供平輩稱呼。《禮記》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換句話說,一個人成年後會踏入社會,亦須「字」供他人稱呼,「字」因平輩而出現。

號:這個概念比較複雜,一般而言,號是供後輩或他人敬頌的稱呼。號又可以分封號、謚號和廟號。封號是生前所用,謚號是身後所用,廟號則是皇帝去世後在太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所以皇帝可以擁有封號、謚號和廟號(事實上皇帝擁有的號往往遠超三個)。另外,「號」可以理解成筆名,如蘇軾的號是「東坡居士」,故人稱蘇東坡。

細心分析,中國人的姓、氏、名、字、號各有意義。現今以「詞」為單位,不知是否受西方語言系統「vocabulary」的影響,以至姓名字號混合或含糊使用,但我們不可以現代概念來理解古代,否則必生歧義。

●布安東(歷史系博士,興趣遊走於中西歷史文化及古典音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