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教育動靜】內地交流團重點需變

2021-04-07

邱國光 博士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行政總監

香港陸續開展廣泛疫苗接種,特區政府防疫措施加大力度,樂觀估計,新冠肺炎疫情下半年將會受控,香港學生與境外的交流可望在新學年逐漸回復正常。境外交流中,內地交流團尤要小心處理,勿掉以輕心。2019年修例風波後,部分香港學生對內地發展帶有負面印象,連帶對中國人的身份也出現信心危機。解鈴還需繫鈴人,既然要重建對祖國的信心,最佳的解決辦法莫過於往內地走走。

近年學生內地交流團參與人數不斷增加,在2018-2019學年,參與的中小學生有接近75,000人。交流計劃有不同主題,如環保、歷史、文化、經濟、陸上及海上絲路、科學、藝術體育,以至職業、國防等,林林總總,務求照顧不同年級學生不同興趣。教育局在2020-2021學年,把內地交流團名額增至10.9萬個。香港中小學生總數約為70萬人,10.9萬個已超過七分之一,「量」不算少了,但「質」又如何?

學校內地交流團活動前後的解說可說是活動的靈魂,解說若點到即止,活動目的自難達到;解說有誤更可能導致相反的果效。對老師來說,境外活動放在首位的自然是學生的安全,至於交流活動背後的目的能否達到,只能視乎老師的「功力」。老師的專業是教學,能對國學、國史、國情有深入認識,並能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解說的老師可遇不可求。每年六月,教育局均安排內地交流團活動簡介會及學習成果匯報分享會,供老師自由參與。但這些支援重點在行政操作上,如提供行程學習手冊、參加者須知範本等。

旅行社的領隊、當地的導遊發揮向學生深入解說的功能,很大程度上要視乎成本支出。香港經濟是市場主導,如果利潤不高,自難聘請優質領隊、導遊。不幸的是「價低者得」是現行競投活動標書的主要原則,「價低」而又能提供優質服務的不能說沒有,但一定不普遍。現行的外遊領隊培訓工作是由「香港旅遊業議會」負責,針對的是一般境外的消閒旅遊項目,課程重點根本不在學校形式的交流團,要領隊肩負解說者的角色,實在強人所難。當地導遊亦由於對香港學生的了解不深,難於發揮理想效果。

交流團是年輕人重新認識祖國發展的最佳切入點,重新肯定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令人心真正的回歸。內地交流團的重點由「量」向「質」變,是其時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