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氣象萬千】沙塵天氣

2021-05-10
● 當沙塵天氣令能見度低過1,000米,便可稱作沙塵暴。 影片截圖● 當沙塵天氣令能見度低過1,000米,便可稱作沙塵暴。 影片截圖

提起天氣現象,大家或者多數會想起天晴、下雨、打風,今次跟大家介紹一種香港人可能較少見的現象,就是沙塵天氣。

在沙漠或一些土質鬆軟、乾燥、無植被或草木生長,以及沒有積雪的地方,鬆散的沙土容易被強風或湍流捲起,大量沙粒和塵粒令空氣變得混濁,能見度降低,這個就是沙塵天氣。

一般來說,當沙塵天氣令能見度低過1,000米,便可稱作沙塵暴。在東亞地區的沙塵暴,多數源於中國西部、北部,以及蒙古國的沙漠地區,在冬末至春季比較常見。

沙塵暴出現後,較重的沙粒很快會下沉到地面,在大氣中停留時間較短,但較輕的沙塵有機會在大氣停留得較久,有時候揚起的沙塵有數千米高,有機會隨高空氣流送到數千公里外,影響範圍可以相當廣闊。不過,沙塵經過長程輸送後,空氣中的沙塵濃度很多時都已降低不少,多數都失去了沙塵暴的大部分或全部特徵。

過往香港受到較顯著的沙塵天氣影響就是2010年3月,源自華北沙塵暴的沙和塵,經華中及中國東南部到達香港,當時港內能見度曾下降至3,000米以下。

香港天文台會透過氣象衛星及鄰近地區氣象中心的觀測數據,和分析氣團軌跡路線,協助監測與評估沙塵天氣會否對香港造成影響。

●香港天文台(本欄以天文台的網上氣象節目《氣象冷知識》向讀者簡介有趣的天氣現象。詳請可瀏覽天文台YouTube專頁:https://www.youtube.com/user/hkweather。 )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