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3月3日期)宋代的路最初是為徵收賦稅轉運漕糧而分的區域,後來逐漸帶有行政區劃和軍區的性質。最初分全國為十五路,後來分為十八路、二十三路(此外還有少數特為軍事而設的路,不領民事),和今天的省區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廣東路、廣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陝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區域也大致相當,如廣東路又稱廣南東路,廣西路又稱廣南西路,湖南路又稱荊湖南路,湖北路又稱荊湖北路。
路是介乎行政區和監察區之間的一種區劃。路並沒有成為州的上一級行政機構,它只是中央為便於在財賦、兵政及國家掌控的壟斷經濟等方面管理地方所設的機構。州級政府也不對路長官負責。
元代也有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當於州府。(未完待續)
書籍簡介︰本書由北京大學王力教授主持編寫,經眾多專家學者審閱修訂,分十四個範疇,從宏觀和微觀的層面系統地概述了中國古代名物制度、政治體制、衣食住行等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