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溫故知新】身在異鄉懷故舊 獨賞梅花寄身世

2021-04-28
● 梅樹被厚雪所覆蓋,就如香篝上薰着一張素白的被子。 資料圖片● 梅樹被厚雪所覆蓋,就如香篝上薰着一張素白的被子。 資料圖片

提起宋詞,不得不提周邦彥。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杭州人。他是北宋晚年最為人所熟知的詞人,曾任大晟樂府提舉官,任官期間對完善詞的體系作出很大的貢獻。後世的人認為他是婉約派的「宗師」,他更被稱為「詞家之冠」、「詞中老杜」。

周邦彥的作品內容頗為豐富,這一回我們集中說說他羈旅行役和詠物抒情之作。有關羈旅行役之作,最為經典的當推《齊天樂.秋思》,詞的上片描繪了蕭條秋色,「綠蕪凋盡台城路,殊鄉又逢秋晚」,台城邊上雜草叢生,遊子身在異鄉又剛好遇上了深秋時節,為全首詞奠定了冷清基調。

這時「暮雨生寒」,傍晚時分的秋雨更為此情此景添上幾分寒意。又聽見「鳴蛩勸織」,蟋蟀鳴聲響個不停,似是勸加快編織,以添厚衣抵寒,於是「深閣時聞裁剪」,仍不時聽見那閨中女子在趕製冬衣。「雲窗靜掩。嘆重拂羅裀,頓疏花簟」,詞人撤去織有花紋圖案的竹涼蓆,重新鋪上羅裀,以迎秋來,縱然夏日所用已收藏好,但他「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留起那伴他走過漫漫長夜的綀囊,將在那寒冷時節繼續和他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夜晚。上片將詞人那寥落的心情盡現詞中。

詞的下片則追憶故人和往事,抒發了詞人對荊江故舊的懷念。「荊江留滯最久,故人相望處,離思何限。」詞人在荊江停留的時間甚長,站在這處想起昔日之景,恍如和故人遙相對望,昔日一別,離別的情思無限延伸,連綿不絕。

又想起了當日「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憑高眺遠」,他憶起了汴京也正是西風落葉的晚秋,想起了昔日和三五知己在那以文會友、吟詩唱和,令人無限懷念,於是登上高處,只求一醉,以遣內心愁緒。「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薦」,有酒焉能無佳餚,他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直至「重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斂」,即使夕陽西沉,喝至酩酊大醉,但那愁思仍是無處可逃。詞人將遲暮之悲、羈旅之愁與故人之情融成一片,令人不禁嘆息。

至於詠物抒情之作則推《花犯.小石梅花》。上片先從眼前的梅花着手,描寫其風采依舊:「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依然」二字埋下了敘寫去年梅花風采的伏筆。然後又細寫梅花的嬌態,「露痕輕綴,疑爭洗鉛華,無限佳麗」。梅花上還留有露水痕跡,好似美人洗卻脂粉,更顯得麗質出眾。接着詞人回想起去年賞梅的情景:「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宴喜」。他當時自己獨自一人賞梅,頗有寂寞之意。「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薰素被」,一眼望去,那高高的梅樹被厚雪所覆蓋,就如香篝上薰着一張素白的被子,令人心生好感。雖然內心寂寞,但這一株梅花卻為他增添了暖意。

詞的下片,詞人的思緒又回到今年眼前之景,「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今年的光景和去年不同,詞人離別在即,已無心情觀賞眼前之景,竟生出一種感覺,那花兒似有離恨之意,更見那憔悴之情。花兒焉能有情,只是詞人心中有意罷了。「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看見那梅花散落,他不禁停留觀望,落花無情,觀者有意,眼前此景又令他想到「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裡」,待那梅子成熟時,自己已身處江中,暗傷羈旅飄泊之苦,他把這情思延續,嘆曰:「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此後自己天涯飄零,只能在夢中再見那枝黃昏夕照下的梅花了。不少人認為此詞有所寄託,《雲韶集》曰:「此詞非專詠梅花,以寄身世之感耳」,可堪玩味。

●心台 中學中文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