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充滿智慧的內涵。
任 方
在色彩斑斕的美國生活過七年,回中國後每每有人問起對於美國最懷戀的東西,我總是想到美國的圖書館,而且一想到圖書館就有一股溫馨之感油然而生。
1995年剛到美國行李幾乎還未安頓,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到商場錄像店去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中國放映的一部美國電視連續劇《豪門恩怨》。跑了很多店都沒有找到,有一天一個熱心的營業員告訴我,「你為什麼不去圖書館找找?」乍聽到這麼一說,我有一股遲疑,圖書館還可以借如此商業化的錄像帶?
我然後惴惴地去了鄰近的社區圖書館,沒想到館員那樣耐心地幫我先在架上找,然後在電腦中找,在本館找不到,還去別的圖書館找,終於在系統中看到市立圖書館存有,那位和藹得像媽媽一樣的館員還不辭辛苦地主動打電話到市立圖書館去確認。去市立圖書館的路上,我很有些納悶,覺得圖書館這麼莊嚴的學習地方竟然還如此耐心,提供純娛樂的錄像帶。
市立圖書館的館員很親切地教我如何辦卡,然後將已準備好的《豪門恩怨》交給我,好像預約好的一次專買活動。來的路上我還在擔心館員會覺得我這個人這麼不務正業,到如此高深的讀書場所就為了借一個文藝片。館員聽了我的揣測,笑呵呵地說,「書和電影都是教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世界的,所以,圖書館有的東西都有教育的意義。」他還說,「如果你不看《豪門恩怨》怎麼知道豪門中還有那麼多那麼深的恩和怨?怎麼知道得克薩斯的石油是那樣發掘和開採的?」。
我覺得他說的太有道理,太有水平。
去美國讀書之前因為有好友在北京圖書館工作,所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有幸在北海公園旁的老北京圖書館的後院住過很長一段時間,那裡是從前恭王府所在,青地,紅牆,樹影婆娑,威武肅穆。1987年建在北京西郊紫竹院北側的新北京圖書館建成後,我隨著北圖的年輕職員們又幸運地搬到新圖書館的宿舍樓。那個時候在我的眼中和感覺中,老北圖是古代文明的象徵,學究氣十足。新北圖坐落在半空中,拾級而上,錯落起伏,灰牆藍頂,玻璃窗頂天立地,是現代文明的代表,體現了改革開放後重新正視文化知識的中國時尚。
老北圖內充滿了學者、學人,讓人肅然起敬,新北圖落成後,蜂擁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如飢似渴的新一代學者。不論是老北圖還是新北圖,留給人的印象都是成熟、穩重、高深,甚至城府。
美國的圖書館不一樣。在美國,圖書館無所不在,有國立的,州立的,市立的,「鎮立」的,有社區的和學校的,甚至很多大中型公司也有自己的圖書館。
與我們傳統中的圖書館概念不大一樣,美國的圖書館帶給人的首先是一份溫馨和寧靜。它沒有讓人感到一種很強的學術味,令普通人產生一種敬而遠之的感覺。它提供給讀者的是一種休閒和放鬆的感覺。差不多每個圖書館中都有被色彩特別柔和而溫暖的布包裹的沙發,沙發隨意地放在樓梯的轉角或閱覽室的旁邊,讀者隨時可以坐下,將選中的書放在旁邊的茶几上,天陰或夜晚,茶几上很優雅的台燈還會散發出一束柔和的光,然後伴著茶几上咖啡溢出的陣陣香味(當然咖啡一定不能舉到書架前,每個人都自覺地遵守著這個約定),不論你是學者還是白丁,坐在那兒,有一種在我們國家圖書館感受不到的東西,有在咖啡廳的自在,還有在家的溫馨。
剛去美國唸書時住在美國人家裡,大多時間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於是住地附近的社區圖書館就成了我的書房。社區圖書館的規模有大有小,但不論大小,進入以後你總會受到坐在接待台的館員的親切問候。我最喜歡圖書館中的椅子,那種用條格布包裹的鬆鬆軟軟坐墊的木背大座椅,大窗上都會垂掛著由素雅的圖案點綴著的大紗簾,接待台上會放著的檯燈,檯燈下精緻的小碟中會放置著小糖果、朱古力、特殊的日子還有飄著香氣的小蛋糕和甜麵圈。接待台後永遠都閃現著一副笑臉,通常是熱情的中年或老年婦女,她們永遠都會柔聲細語地接待每位讀者,耐心地引領讀者到達他的目標地,好像媽媽和外婆一樣。
圖書館裡設有各類刊物、書籍、磁帶、光盤的區域,書籍和刊物又有不同分類的書架,一切按字母的順序井井有條地排列著。你可以將書籍借回家,也可以在明亮的書桌上坐著看一天。當你看到津津入味而閉館時間接近時,響徹館內溫柔的官員聲音又會從牆角頻頻傳來,提醒你在半小時內將閉館,如果你還沒有讀完,希望將書籍借回家繼續看的話,請盡快辦理手續。很多次,還有官員親切地走近我悄悄地重複廣播播過的提醒,細心的官員是害怕我這個外國人沒有聽懂廣播的提示,專門來提醒我的。
在圖書館裡,特別是社區圖書館中,你常常會看到一家人同來,多數是媽媽帶著幾個孩子,這裡是學前兒童的課堂,是學齡孩子的自習室,這裡將學校的緊張剔除了,把家庭的溫馨和遊戲室的興趣融合起來了。孩子們在書架上找他們喜愛的書,磁帶或影碟,有時候他們還可以加入到一個故事會中,更多的孩子會依偎在媽媽身邊靜靜地聽媽媽講書中的故事。
難能可貴的是大多數美國社區圖書館的書籍,磁帶都是私人捐贈的,這還是一種社會公益事業,既保護了環境,節約了能源,又起到了圖書館知識全員參與、全面分享的作用。每個圖書館都修有一個夜間自動還書處,這樣的設置將一切人都含納到了讀書隊伍,即使你白天上班沒時間來圖書館,晚上,甚至凌晨圖書館都還為你提供服務。
「把圖書館變為社區、社會的交流園地」是美國圖書館協會2008年年度的戰略計劃,人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追求的,實施的。
不論是豪華的芝加哥市立圖書館,神聖的紐約國立圖書館,還是小到最小的社區的圖書館,不論其藏書多少,藏書的種類如何,美國的所有圖書館都展示著一種文化:社會和社區的交流園地。對於我這個來自萬里之外的中國人來說,美國圖書館為我免費地展示了這個國家的歷史,世界的歷史,電影的歷史,管理的歷史,我從那裡找到了介紹歷史的書籍,記錄發展的影片和發生在某個時間段歷史圖像和文字的掃描件,令我能親臨百年以前的歷史事件,跨越時空,感受過去和現在,甚至未來。在那裡認識了很多館員,很多讀者,我們交談,交換知識,了解美國,了解中國,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各個角落發生的大事件和科學的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