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瘟疫」令美國掀認知中國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22]     我要評論

黃海振

 對於來勢洶洶的金融海嘯,中國雖然未能獨善其身,但國民生產總值仍是全球最高增長的國家,龐大的外匯儲備仍然是世界翹首的救市中堅力量。今天,美國、歐盟、日本等西方大國無一不高度重視中國市場,不少美國媒體更期望北京「英雄救美」。美國一位教授認為,中國製造已經從中、低技術含量快速向高技術含量、創新型產品挺進……美國應該加快、加深認知中國、學習中國、了解中國。

 百年一遇的金融瘟疫不單改變了世界對美國的印象,也降低美國人民對白宮政府的信任度。他們迫切希望知道的是:為什麼在「成熟的民主」制度下,會有這麼震撼的瘟疫降臨美利堅,並傳播到全世界;美國應該怎樣才能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的瘟疫?美國媒體發表大批文章認為,為什麼在美國出現經濟大危機、並波及世界各地之時,中國經濟卻仍然有9%的高速增長?目前,在美國的大學或者研究所,討論最多的是China,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瘟疫再衍生出信用卡欠帳危機

 美國人、特別是青年人和美國政府一樣,不習慣儲蓄存錢,認為存錢的人是傻瓜,向人借錢才是聰明人。美國人即使沒有一分錢,100%的銀行按揭可以幫他們購買房屋,成為房屋業主;美國的大學生一般擁有幾張甚至幾十張的信用卡,未有工作收入而先做闊佬。繼美國的次按危機引發的金融瘟疫發生後,越來越多的借貸者無法如期償還債務。根據美國聯儲局公佈的數字,美國的信用卡欠賬已經高達近萬億美元,顯示美國金融瘟疫的範圍已經擴散到更加廣泛的層次。

 不少美國人一直認為,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經濟條件差,靠的就是人多,最多只能生產低層次的生活用品。不少從來沒有到過中國的政客,甚至認為中國人是不懂洗澡、沒有文化的下里巴人。由於偏見,使美國議會年年都在提中國人權、民主等陳詞老調,加上西方傳媒的炒作,使美國政府、百姓對中國的見解存有極其嚴重的差距。近期的金融風暴,從美國總統布什專門打電話給胡錦濤希望配合協助救援,英國首相期望中國能夠在化解金融危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都顯示美國對中國的認知是很不全面的。

美政客把中國當替罪羊

 反觀一直認為自己最成熟、最民主的美國,卻莫名其妙地重蹈了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覆轍。難怪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就坦然承認,自己相信了大半生的自由經濟原來有這麼大的缺陷,他對此感到震驚。有議員指他任職期間長期推行低利率政策,是樓市泡沫的元兇。一向奉行自由經濟,不贊成政府干預的格林斯潘,曾經對香港特區政府入市干預股市指手劃腳,面對今日金融瘟疫,不肯承認自己有錯,只表示自由經濟有瑕疵和缺陷。

 美國自由經濟看起來有把全球市場聯繫整合,把資本、資源、人才、機遇、管理聯繫在一起、打破了國家地理隔離、形成綜合狀態和股份化等優勢;但其容易誘發虛擬經濟、超前消費、形成經濟泡沫等風險卻往往被忽視。美國新聞界資深人士邁克爾.布隆伯格撰文指出,許多美國政客在解釋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問題時在玩弄選民,把中國當作替罪羊,認為中國是威脅美國經濟的根源,是非常不智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成功絕對不會威脅美國,而是為美國提供了一個難以置信的機遇。美國人應該謙虛學習並抓住中國這個機遇,而不是威脅和恫嚇北京。

相關新聞
中國外交的新樂章 (2009-01-22)
仍然是「瓦斯普」在統治美國 (2009-01-22)
從解決環境污染看公共政策 (2009-01-22)
消費券是手段並非目的 (2009-01-22)
非一般的賀年食物及禮品 (2009-01-22)
「瘟疫」令美國掀認知中國熱 (2009-01-22)
奧巴馬任重道遠 (2009-01-21)
金融危機中必要的計劃調整 (2009-01-21)
美元信用危機是大圈套 (2009-01-21)
完善能源政策 減少廢氣污染 (2009-01-21)
修改《家庭暴力條例》之建議 (2009-01-21)
國際金融中心與語言 (2009-01-20)
《家庭暴力條例》爭論的反思 (2009-01-20)
奧巴馬開啟白宮夢之旅 (2009-01-20)
奧巴馬救市計劃對香港的啟示 (2009-01-20)
「布什時代」黯然落幕 (2009-01-20)
大廈升降機安全不可馬虎 (2009-01-19)
匯聚青春力量 促進民族復興 (2009-01-19)
兩岸關係新戰略架構 (2009-01-19)
給奧巴馬的藥方也適用香港 (2009-01-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