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海
春節期間,活雞的供應量和價格成為本港坊眾的熱門話題,社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有部分輿論認為,政府限量進口的做法是應該的,是為了顧全市民的健康而實施的必要舉措;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這是因噎廢食、矯枉過正。
民生無小事,民以食為天。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節日,粵港傳統習俗,年卅乃民間團圓聚會,合家同歡的隆重時日,食必精,例必循,活雞是每家每戶年飯的主菜,尤其是今年金融海嘯下,市民都期盼能過一個歡樂的春節,藉以放鬆一下緊繃多時的神經。然而,在政府限制下,每天只維持入口七千隻,即每千名市民才獲配給一隻。至年卅當日,活雞的批發價突破每斤五十元,不少街市零售價都在二、三百元以上,但仍是一雞難求。
限制活雞進口理據不足
事實上,市民普遍的抱怨和不滿並非毫無根據,我們要看到,鄰近的深圳及整個珠三角乃至廣州地區,最近都無疫情,春節前內地其他省份也僅錄得三宗感染禽流感個案,內地政府在全面做好防疫工作之餘,對活雞上市基本沒有什麼限制。春節期間,廣東活雞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就連澳門亦未見有如港措施,為什麼一河之隔的香港就如此恐慌,以至過猶不及地對港人春節的活雞需求加以強硬的入口限制?其實,鄰近的這些地區更靠近有疫情個案的內陸區域,難道廣東各地就不需要防止禽流感爆發風險以保障人民健康?
何況,香港既然還有雞隻進口,那麼就不在乎是七千隻還是七萬隻,要說風險,哪怕只進口數隻,都已存在。據報道,春節發生一宗禽流感病例的廣西北流市,每日便有三四十萬雞隻輸粵港澳,但由於當地有關部門從節前開始,就已抽樣檢查供港雞隻,目前也加大了排查力度,因此暫無異常情況出現,更沒對香港產生什麼影響。可見,做好輸港雞隻檢疫抽查及本身環境衛生工作才是關鍵。
其實香港的活雞供應不正常已非一日,政府逐步禁止活雞在香港市埸出現。因此,對活雞供應緊缺,政府心安理得。這種「因噎廢食」政策,把港人「擇美而食」的權利和自由都給剝奪了,這在亞太地區似乎都還未有先例。過年無鮮雞可食,與香港美食天堂、東方之珠的地位不相稱。政府要做的是強化檢疫制度,做好街市環衛工作的同時,多參考鄰近地區對有關雞隻上市供應的做法,加強及改善與內地共同防疫的合作機制,以取得更多市民的理解與支持,而非只是限制活雞進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