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39萬湘官當「保姆」應對百萬民工失業
文/圖:本報駐湖南記者 姚進、鄧一凡、王穎、李程
初春的湖南,乍暖還寒。自去年10月起,近三百萬湘籍農民工陸續從沿海返鄉。雖說有部分幸運者在家鄉重新就業甚至創業,但仍有逾百萬農民工尚未找到工作,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當地政府正以巨大的努力,試圖破解這一湖南面臨的最棘手的民生問題。
農業大省湖南是勞務輸出大省,2008年實現轉移就業達1208萬人,其中80%在外省務工,達960萬人,有70%在珠三角。去年以來,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擴大,沿海地區以出口、加工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倒閉,湖南農民工首當其衝,轉移及就業受到巨大衝擊。
官方數據表明,截至2009年春節前,湖南返鄉農民工約280萬至300萬,目前在家沒有找到工作的仍有百餘萬人。
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趙湘平坦言,金融危機對湖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帶來的影響會逐步顯現。同時,隨著6月湖南各大高校27萬大學生畢業,若干因素疊加將對全省的就業形勢形成空前壓力。
回鄉創業的哥變養殖老闆
返鄉創業 2月18日下午,湖南長沙寧鄉縣流沙河鎮金星村,37歲的中年漢子朱再紅穿著白大褂,正在自家的養殖場內給豬餵食。朱再紅表示,「往年這個時候我正在南下的火車上擠著呢,今年總算是不用再遭那份罪了!」
據朱再紅介紹,7年前眼見著周圍的人紛紛外出打工賺錢,自己還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他決心南下。7年間,輾轉於廣東各大城市,做過很多事情,最後在深圳落腳,當起了出租車司機。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有4000-5000元的收入。但是去年開始,生意明顯蕭條了很多,收入銳減。
「呆不下去了,回家或許還有別的門路。」抱著這樣的想法,去年10月,朱再紅回到老家金星村,重新當上農民。與以前不同是的,眼界開闊後,他不再守著自家三畝地,而是與同鄉合作租下村裡的60畝荒地,預備大規模發展養殖業。
養100隻豬 出資5千年賺3萬
朱再紅邁出創業的第一步,便是加盟當地的龍頭農企沙龍畜牧公司,訂單養殖土花豬。該公司採取的是「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統一供應飼料、統一防疫、統一保護價回收,同時還為無成本的養殖戶提供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
公司負責人李述初說,隨著經營效益不斷提高,公司正需要擴大加盟養殖戶的範圍。因此,當看到越來越多農民工返鄉,公司主動提出免費技術培訓、低費用加盟服務。第一批招募了88個加盟養殖戶,朱再紅正是其中一員。此後,還將分批不斷招募,初步計劃每月招募百人。
李述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加盟養殖戶,只需投入5000元人民幣就能養殖100頭豬。公司全程免費提供飼料和技術指導,最後統一保價收購。按照目前土花豬的市場行情,年純利潤可達到近3萬元。「像朱再紅,養了300隻豬,一年便可創收12萬元。和他的合夥人分攤,每個人都能賺到好幾萬。」
相伴至親 「回家感覺真好」
「門口有錢賺,田土不拋荒」。如今回鄉創業就業模式受到越來越多湖南返鄉農民工的青睞。談及在家門口賺錢的感受,朱再紅由衷地說:「回家的感覺真好!最關鍵的是,賺了錢,還能照顧到家裡的老人和小孩,心裡沒有牽掛,幹事情就更有勁頭。」
60萬回鄉湘軍重拾飯碗
官民互助 一場名為「黨員幹部聯繫幫扶返鄉農民工」的活動,自去年7月起,在湖南各地展開。漣源市橋頭河鎮的返鄉農民工廖海輝成為這個活動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因為鎮黨委書記廖伯達幫忙落實的20萬元人民幣貸款,他得以開辦自己的三合板工廠。目前,工廠產銷兩旺,實現產值150萬元,還安置了58名返鄉農民工。
據悉,這個活動讓湖南的黨員幹部充當返鄉農民工的就業「保姆」,採取「一對一」或「一對幾」等形式,為民工提供從技能培訓、籌集啟動資金,到聯繫小額擔保貸款、優化創業環境等全方位服務,以助其就業創業。
7千萬助農民工職訓
為提高返鄉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在幫扶過程中,湖南共撥出7000餘萬元農民工職業培訓和介紹補貼,對48.7萬名返鄉農民工進行專業技術、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同時針對部分返鄉農民工有項目但缺乏創業資金的情況,積極幫助其與銀行協商,擴大銀行惠農信用卡的發放力度,並規定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在申請到有關信用卡後,可獲得3000至3萬元、期限最長為三年的信用額度。
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透露,截至目前,在該省38.9萬名黨員幹部的積極參與下,與返鄉農民工結成了近44.9萬個幫扶對子,幫助解決實際困難24.3萬個,共落實聯繫幫扶資金9678萬餘元,讓60萬名返鄉農民工成功就業創業。
補貼企業招農民工
另外,針對吸納農民工的企業,湖南省還推出了系列補貼政策。具體而言,企業每吸納一農民工,給予50元的培訓補貼。如組織返鄉農民工經過培訓後上崗,還將給企業150元的培訓補貼,以鼓勵企業積極吸納返鄉農民工,和受到金融衝擊影響企業的在崗或失業人員。
政府多管齊下 紓就業壓力
多管齊下 對於大量農民工回流造成的就業壓力,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並沒有一味悲觀。「逆境中也可以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張春賢說:「農民工回流無疑會帶來不少矛盾和問題,但同樣也會帶回大量的資金、技術、新的理念、新的生產生活方式等極為寶貴的資源。」
鼓勵重點工程多用農民工
2月14日,張春賢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表示,湖南各地要建檔立卡,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千方百計把農民工就業問題解決好。張春賢指示,要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引進和創辦勞動密集型企業,增加農民工就地就業崗位,鼓勵農民工集中的企業穩定勞動用工,對新增安排就業崗位的企業和單位實行政策扶持。對暫時不能就業的返鄉農民工,要組織開展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再就業能力。
目前,湖南各級政府、部門正推出多項針對返鄉農民工「度身訂造」的就業方案和優惠政策,冀以此幫助更多的失業者重拾「飯碗」。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劉正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省最近出台了「一四一」方案。即實施1個政策,4個計劃,1個工程,力爭09年完成全省新增城鎮就業50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8%以內,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規模1000萬人的目標。這方案,包括通過補貼重點工程,鼓勵工程多用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等就業,以及計劃09年投入3.9億元,對55萬農民工進行職業培訓,以提升其技能水平,減輕就業壓力。
技術工缺「沙紙」海嘯難覓好工
好工難覓 2月20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長沙市人才交流中心,那裡人頭湧湧,百餘家企業擺開展位,數千名求職者爭相競聘。人群中,一位眼神迷茫的中年男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據該男子介紹,他叫周炳春,去年底返鄉至今已參加了三場大型招聘會,每天都會來人才市場尋覓工作機會,但至今仍沒有拿到一紙自己想要的合同。
以前管60人車間今招聘會常客
32歲的周炳春是湖南邵陽新寧縣西沖村人,8年前他南下廣東佛山打工,經過多年拚搏,成為某台資企業一名管理60多工人的車間班長,每月3000元底薪還外加獎金。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卻讓周炳春的「小康」生活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工廠停工、收入銳減,讓周炳春毅然決定返湖南尋求新發展。
2月10日,過完元宵節的第二天,周炳春就來到了省會長沙,開始了他的求職生活。近10天來,周炳春每日都早早來到人才市場尋找機會,晚上就到老鄉所在的工地宿舍睡覺,每天只吃中晚兩餐,都是5元的盒飯,儘管如此,離家時所帶的500元已所剩不多,卻至今未找到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覺得在這邊,我好像沒有用武之地。」
高中畢業 嘆「無用武之地」
周炳春表示,他也知道如今經濟不景氣,一職難求,所以對待遇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只要薪水有1500元、每天工作不超過10小時、有法定節假日就足夠了。「可是,能給出這些條件的地方都需要大專文憑以上,而我只是個普通高中畢業生。」其實,佛山的舊公司曾派周炳春參加過企業團隊管理、ISO企業質量體系管理等一系列培訓,他具備這方面的技術和素質,然而這些培訓都沒有文憑得不到認可,沒有用人單位相信他這個普高文憑的人,對此周炳春也十分無奈。他說,這些天走遍人才市場,招聘服務或銷售人員的佔了絕大多數,生產企業卻少得可憐,像他這樣的技術工人很難找到東家。
記者離開時,周炳春苦笑著說:「如果還找不到的話,我也只能回家種田了。」說完掏出一張長沙地圖,尋找下一個他還沒有去過的人才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