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市民在清明節到公園賞花。
陳小卡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二○○九這一以神秘九字結尾年份的清明,引人漫思遐想。
源於春秋的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在廣州,清明一到,市內通往各公墓的路上,人山人海、車輛慢行;扶老攜幼趕去拜祀先祖的人們,合成不盡長流;出城返鄉掃墓的人乘坐的車輛,匯成伏路長龍。小時候常見清明時節從港澳返內地人士,在當時視祭祀有迷信之嫌的肅殺政治氣氛下,於野外、田頭、山邊,至誠至敬、全神貫注撥開墳頭雜草荒枝,放上本地物資緊缺年代難覓的魚肉果蔬米糧水酒為祭品,悄悄點燃當年大陸禁售的香燭,祭祀先人。
祭祀在中國人心目之重,超越一切。數千年中國人核心倫理道德的儒家倫理規範是禮,而禮之源與祭祀密切相關。千百年來,從皇家權力權威的爭奪與分配,到平常百姓家的家財掌控與家中地位,都緊聯與先人的嫡庶親疏關係及相應的行祀地位。從皇家家廟到鄉村祠堂配享祭祀,能否享用香火,對每個人生前死後、每個家庭宗族的興旺衰落、每個王朝興亡,關係莫大。秦二世在趙高的教唆下殺盡兄弟,唯一擔心是這樣幹了以後祖先仍否接受他供祀「血食」。以藩王入繼皇位的明代嘉靖帝為了讓生父封皇享祭,登位未久立腳未穩就不惜使反對的眾臣血濺宮門。斷了香火,身後無人祭祀,那是一個中國人的最大悲哀。祭祀先人的宗祠,是中國人眼中的神聖之所。村中、族裡、家庭之大事,皆在宗祠議決,祠堂還常是代表一族未來的族中後代讀書受教之所,舊時宗族對族人處罰行刑也在祠內宣告。清明當日,族人齊集祠裡莊重行祭,供桌上置放我們這一民族濫觴時就獻祭先人的牲口,點燃每一代人祭祀祖宗時都會點燃的香燭,渺渺香煙燭光、供祭的肉香果香、爆竹的紅屑硝火,散升天空,慎終追遠,祖魂感召,是家國同構的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繁衍至今的精神力。
故而,中國人善於通過祭祀先人凝聚家族家庭之力,敬重前輩、提攜後人,興家旺族。千百年來,大陸台港澳及海內五洲的華人,不論政治意識異同,清明祭祖,從未間斷。中國有借祭祀亡魂起事發難的傳統。一九七六年清明節以悼念周恩來總理為旗幟,爆發「四五」天安門事件,為後來緊接的一系列社會巨變奠定基礎、作了輔墊。以祭奠之悲情,發哀兵之威,為中國兵家極重,是中國人在歷次政治運動與歷史轉折關頭的最強力動員手段,發揮無往不利之作用。僅悼念一詞,就可興驚天地泣鬼神之變。這種常令風雲變色山崩海嘯的鬥爭方式,其威力迄今歷歷在目。
得勝還朝君臣祭告宗廟之隆盛,亡國君臣倉皇辭廟之慘痛,為青史不歇絕唱。離家別土前告別祖宗牌位,返鄉天涯遊子於清明祭告祖宗靈前,是中國人最動情的記憶。對岸那些在海峽兩岸先後失去政權政黨的大員,在中山陵前潸然淚下,令人印象深刻。清明時節那神州遍地嫋嫋香煙,代代不滅。清明,牽動每一個華人的思情意緒。千百年滄桑,近現代風雨,家國自身的變遷,都在不斷深化炎黃之後對清明的記憶。
有什麼心願,就在清明那天,上一炷香,燃一卷紙,敬一杯酒,禱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