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雍正朝的萬蠶同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25]     我要評論

青 絲

 歷朝歷代都有造假者,或因貪婪無厭,為了謀騙錢財;或者是為了前程功名,欺蒙上官或討得朝廷的歡心,自己從中獲利。造假的手法也是多種多樣。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的一個強盛時期,也是文字獄最多的時期。尤其是雍正皇帝,由於性多猜忌,治法嚴峻,他在位的十三年間,因為文字所引發的一系列冤獄罪案,多不勝數。雍正四年的時候,大臣查嗣庭到江西主持鄉試,以「維民所止」為題,被誣為是心懷不軌,是將雍正二字去頭,成為了「維止」,結果被戮屍洩憤。另外,汪景祺因為年羹堯案受牽連,進而被查出有「詩文悖逆」的罪名,最後被梟首示眾。由於查嗣庭和汪景祺都是浙江人氏,雍正遂遷怒於浙江一地,認為當地的人情風俗淡薄,風氣極壞,於是下令凡是浙江籍的讀書人,從今往後,一律不准參加鄉試和會試,以此斷絕浙江籍士人進身為官的路。

 雍正六年的時候,看看雍正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幾個大臣就聯名上了一個奏摺,說浙江的讀書人經過這一次的禁試,深刻反省,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士人之間的思想觀念轉變極大,風俗也改變了很多,不再像以往那樣好高騖遠,喜歡臧否人物。所以恭請雍正開恩,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准許他們和別省的讀書人一樣參加鄉試和會試,以謀求仕進。雍正批覆准奏。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浙江恢復鄉試後的次年,浙江督撫上了一個奏摺。報告說,湖州有一戶以養蠶為業的普通百姓,他家裡的一萬多條蠶,有感於皇恩浩蕩,廣被於民,集體吐絲織造了一副祥瑞之繭,長五尺八寸,寬二尺三寸,蠶繭上面的圖案精美鮮艷、巧奪天工,而且純粹是自然天成,沒有一絲一毫的人工之力。奏摺最後說,此乃難得一見的吉兆,是帝王德政的禎祥事物也。隨後,這一副萬蠶織成的繭被送到了京城,京城一些善於奉承諂媚的大臣見了,也紛紛大呼是天賜祥瑞,要求負責記載史實的史官,把這一不可思議的奇事記錄下來。

 晉代王嘉的志怪小說《拾遺記》裡記敘有一種黑色的冰蠶,有七尺長,以冰雪為被,吐出來的繭呈五彩色,織成布料可以水火不侵,據說堯帝曾經用來做衣服。《禮記.祭義》中也有:「奉繭以示於君。」自古以來,耕而食,蠶而衣,被視為是符合自然本性的順天之道。浙江督撫大概是由此得到了啟發,於是編造了一個荒誕的祥瑞故事。至於究竟是養蠶的農戶為始作俑者,還是督撫親自策劃,聘請能工巧匠炮製了一個所謂的「萬蠶同繭」,史料中並無記載。不過可以想見的是,浙江督撫在這一事件當中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也是理論上的最大受益人。

 但凡養過蠶的人都知道,蠶吐絲把自己包裹起來,都是一蠶一繭,絕無例外。一萬多條蠶心感聖恩、潛心協力織造同一個繭,並且上面還有精美絕倫的花紋圖案,這樣的神話,便是說與鄉間小兒聽也未必會信。雍正即位時已經45歲,且在做皇子期間有過多次出遊的經歷,具有一定的見識,並非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易於糊弄之輩,這種拙劣的伎倆自然也是騙不了他。

 在「萬蠶同繭」出現之前,太常寺卿鄒汝魯曾以黃河水清、昭示天下太平為由,寫了一篇《河清頌》,頌揚雍正朝是一個天下安定、社會繁榮的太平盛世。沒承想,鄒汝魯的馬屁卻拍到了馬蹄子上。雍正看了後勃然大怒,下令刑部遵照大清律例,把鄒汝魯絞死。後來改為從寬處罰,免了鄒汝魯一死,但把他革職發配到沿江的堤岸處效力贖罪。

 但這一次,明知道「萬蠶同繭」是一次漫誕不稽的造假行為,可是雍正不知道是擔心會激起民間更多的對抗意識,所以不願意多生事端;還是他就是想順應情勢,借這一事件宣揚自己的政治開明,澤被蒼生。總之雍正手軟了,沒有處罰相關的造假責任人。但是,雍正畢竟腦子還是清醒的,沒有讓這一造假事件成為歷史上的一次笑話,所以他下了一個詔,拒絕了群臣嚷著讓史官記錄這一奇事的要求。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一年一度話清明 (2009-03-25) (圖)
亦有可聞•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皇家展覽館」 (2009-03-25) (圖)
豆棚閒話•雍正朝的萬蠶同繭 (2009-03-25)
人文世相•哭之笑之的朱耷 (2009-03-25) (圖)
古典瞬間•閒話高帽子 (2009-03-25)
歷史與空間•魯迅情書絕筆在穗首次曝光 (2009-03-24) (圖)
學生哥論魯迅 (2009-03-24) (圖)
參觀者多老者少年 (2009-03-24) (圖)
豆棚閒話•「二陸草堂」漫記 (2009-03-24) (圖)
亦有可聞•從英國「搬」到澳洲的歷史建築 (2009-03-24) (圖)
古典瞬間•清明本是郊遊日 (2009-03-24)
歷史與空間.「洋教頭」的憤怒 (2009-03-18) (圖)
古典瞬間.也談新事入舊詩(二) (2009-03-18)
豆棚閑話.讀書兩境界 (2009-03-18) (圖)
亦有可聞.虞姬是我國最早的五言詩作者嗎? (2009-03-18) (圖)
文訊.「張愛玲與我的《金鎖記》」座談會 (2009-03-18) (圖)
豆棚閒話•曾是驚鴻照影來 (2009-03-17) (圖)
古典瞬間•晚清官場收「禮」與送「禮」 (2009-03-17) (圖)
人文世相•「鑿壁偷光」為哪般 (2009-03-17)
亦有可聞•英國王室的集郵「風景」 (2009-03-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