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Earth》
文:吳杏婉
明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九十周年,當年五四是引入新思維的學生運動,到今天已是每年推廣科學和教育的節日。在荷里活,近年科學和教育紀綠片亦成為賺錢工具,不單成本輕,影片的壽命也較長,加上又有3D立體制式令舊片翻生,促使大片廠加倍發展這類紀錄長片。
《Earth》三大動物家族環保經
上月22日是地球日,迪士尼旗下新公司Disneynature於當天在北美院線發行處女作《Earth》,是一部自然生態紀錄長片,近二千間影院公映。影片追蹤北極熊、大象和座頭鯨三大家族,紀錄牠們下一代如何成長和覓食,牠們的行蹤橫貫全球兩極,跟我們一樣,也是以地球為家。
今日講地球生態,一定離不開全球暖化,《Earth》有母北極熊餵食小熊的鏡頭,也見到牠們腳下的冰塊開始溶化,令人膽顫心驚,不過影片以cute為賣點,並未探討地球暖化這個急切問題,明顯是以小學生為對象。開畫首五天,票房近1,000萬美元,實在不俗。
紀錄長片生另類金蛋
以往這類小學教材的自然界紀錄大電影絕少在院線公映,通常是直接放上博物館,不過近年紀錄長片抬頭,自然生態長片後勁更特別凌厲,促使各片廠全力炮製。Disneynature亦透露明年會有海洋紀錄片上畫,之後還會以蜜蜂、猩猩和貓科動物為題材的紀錄長片出籠。
荷里活片廠以耗資龐大的超級製作爭風頭,倒是平淡的自然生態和科學紀錄長片最會生金蛋,它們製作成本已經不高,就是轉作立體或IMAX全天域格式也只多花幾百萬元,但重新發行則又是一筆大收入。
國家風暴不及太空漫遊
以前紀錄片不易上院線,近年米高摩亞執導的反布什紀錄片《華氏9/11》(Fahrenheit 9/11)展新風,谷爆票房兼勇奪奧斯卡,不過政治紀錄片賺錢潛力絕對不及自然生態和科學紀錄片,因為後者繼續可以在博物館等地方以IMAX播放和收入場費,同時影碟亦有一定銷量。
由1977年至2009年最賣座的紀錄長片,調整通脹後計算,榜首十部之中只有《華氏9/11》一部是政治題材,其餘均是自然界和科學題材。
2004年《華氏9/11》公映時,北美票房高達近1億2,000萬美元,計算通脹現時為近1億3,800萬,不過亦只排行第二,榜首是1985年以IMAX放映的太空紀錄片《夢幻成真》(The Dream is Alive),講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穿梭機計劃,當年首輪放映時北美票房已經高逾1億2,600萬美元,結算現時為2億5,000多萬美元。
受歡迎的紀錄長片更可以上畫經年。由湯漢斯參與編劇及作旁白的3D立體《華麗荒土:月球漫步》(Magnificent Desolation: Walking On The Moon 3D),片長40分鐘,自2005年9月開畫以來每周都有進賬,至上周北美票房已累積近3,000萬美元,比琦溫絲莉奪得今屆影后寶座的《讀愛》3,500萬美元不遑多讓。
太空紀錄片是賣座靈藥,2002年由湯告魯斯旁白的IMAX《國際太空站》(Space Station 3D),北美票房近8,000萬美元,計算通脹後現逾9,000萬美元,在歷年紀錄片榜佔第六位。
全天候播放叫你珍惜地球
在放映紀錄長片方面香港從不落於人後,除了戲院院線公映之外,1980年開始香港太空館亦有以全天域格式放映,每片片期長達6至8個月,只是有時中文譯名跟上院線的不同,近半年來天象廳進行更新工程,關閉至今年6月30日。
天象廳重開之前觀眾仍可享受IMAX大片,6月5日《地球很美有賴你》(Home)UA院線開畫,是法國著名攝影師Yann Arthus-Bertrand作品,全片從空中看地球,把美不勝收的世界光影搬上大銀幕,由澳洲海底大堡礁到非洲肯尼亞高原、亞馬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美國得克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的工業城鎮等,如詩如畫的美景,就是叫我們珍惜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