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為了希望和未來的紀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12]     我要評論

張敬偉

 去年今日,蜀中地動山搖、山河色變、家園傾頹、生命湮滅……一場突然而來的震災奪去了數萬鮮活生命,數百萬人失去家園。時光流轉,轉瞬到了汶川地震的周年祭日。災難已矣,悲情猶在,但是活著的人不能沉湎於痛苦的緬懷,還應著眼於樂觀的紀念,給活著的人以希望,讓災區民眾的未來變得美好。

 洞悉我們民族歷史的人都曉得,我們的國家向來多災多難。但是無論天災,還是人禍,在災難過後人們往往不再續揭災難的傷疤,而選擇麻木和忘卻面對未來。這是一種無奈而又消極的自我緩釋,但是往往逃脫不了災難重演的怪圈。

 四川震災不同,它不僅改變了災區民眾直面災難的態度,也將國家動員能力和全體國民素質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震災發生時,從國家領導人到幼兒園的小學生,通過政府組織和個人自發兩個層面,源源不斷地向災區輸送著物質的支持和精神的鼓勵。與此同時,災區民眾面對死亡的不屈精神和臨危不亂的關愛互助也大大地激活著國民的愛心,並傳導至全世界。世界不得不承認,中國這次全民救災做得漂亮,堪稱典範。

 震後全民啟動應急機制、開放的災情報道、廣泛的全面動員、及時的災後重建等等,這一連串的救災賑災舉措,使震災在最短的時間裡成為13億人的擔當。固然,國家意志無法消弭災民失去親人的切膚之痛,但緩釋了災民的精神壓力和生存困境。可以說,當國家意志動員起全國人力奧援災區的時候,希望的種子已經悄然播種於每一片的廢墟裡。

災後重建取得成效

 而且,國家對災區重建的傾力支持一直持續著。據統計,中央財政撥付的災後恢復重建基金3000億元已經大半到位。其中,要安排的教育資金已下達91.8%,城鄉住房補助資金100%已經撥付到位。以全國性擴大內需的投資計劃為契機,未來3年恢復災區重建的萬億資金將全部到位。這意味著,未來3年國家對於災區民生工程的投資將和四川全省的GDP相當,這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很難做到的。四川省已經給災區設定了重建目標,到2010年3月基本實現「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

 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是幾乎可以觸摸得到的美好願景。6年後的北川新縣城要建成全國小城鎮的典範,災區學校重建將達抗震8級。震災以殘酷的代價吞噬了數萬鮮活的生命,也給活著的人留下了血的教訓,並警醒人們如何以更為科學的方式去應對自然界的挑戰。就此而言,北川新縣城和災區學校的重建標準對全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年過去,雖然災區還有因為難以擺脫災情陰影而自戕的人們,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更多的災區民眾已經開始在重建中浴火重生。緬懷,不能沉浸於憂傷。過去一年,從震區災民到全國民眾,都從災難中共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家國情懷。人們感受到了國家的親民和進步,也意識到了公民精神的甦醒,更經歷了揮別傷逝的過去和直面未來的心理掙扎。紀念,是對死者的追憶,更是對活著的鼓勵。

相關新聞
香港未來屬於青年 (2009-05-12)
上海新浦東發展給香港的啟示 (2009-05-12)
發展教育產業天經地義 (2009-05-12)
員工良莠並非關鍵 (2009-05-12)
為了希望和未來的紀念 (2009-05-12)
「台獨」春夢應要醒了 (2009-05-12)
開拓新增長點 提升競爭能力 (2009-05-11)
牢記血的教訓 官僚陋習須改 (2009-05-11)
中央對港的後盾作用不變 (2009-05-11)
評江丙坤辭職事件 (2009-05-11)
深港機場合作也不易 (2009-05-11)
北約進逼 俄羅斯抗壓 (2009-05-11)
「五一二」留下了什麼? (2009-05-09)
謀劃長遠 政府應有新思維 (2009-05-09)
國史教育應列為必修科 (2009-05-09)
保就業要繼續出招 (2009-05-09)
我們有更好的選擇 (2009-05-09)
發行債券應有新思維 (2009-05-09)
勞永樂馬後炮 (2009-05-09)
腳踏實地培育新經濟 (2009-05-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